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22)(1 / 2)





  大晏七公主夏霖熙一身干练的装扮,长发扎成利落的高马尾,腰间束着玉带佩着长剑,英姿飒爽,气度不凡。

  她身处江湖多年,言行举止都带上了江湖人的豪气,闻言抱拳回道:军国大事要紧,卫将军且放心离去,禄州这头的事,我率门下必定查个一清二楚。

  那就有劳公主。卫洪钟翻身上马,率领八王大军往北境赶去。

  将军慢走。夏霖熙手负于身后,目送着他们远去,思绪已经飘到了禄州之事上。

  大晏刑部下属有个特殊的部门,名曰六扇门,专门处理有关国家大事的案件。六扇门组织复杂,有利有弊,于乾青年间废除,而万盛年间又悄无声息地回来了。

  低调但办事效率极高,大大小小的案件交到了六扇门手中,都能查个水落石出,这一切都得依仗于大晏七公主夏霖熙的带领,门下与江湖的人都称之为七姑娘。

  送走卫洪钟,夏霖熙领着一帮门下入了禄州。来之前她便打听过了,禄州地小路险,但奇物多,是一块值得开采的宝地,许多人都在打这里的算盘。

  盐荒一事,彻查到底,必能揪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人和事。

  公主,我们第一站要去哪儿?门下吴霜问道。

  先去拜访一下禄州知府吧。夏霖熙想了想,淡淡地道。

  好。

  乘坐快马,花了大半个时辰,一行人风尘仆仆地在禄州知府龙应文家的府门前停下。

  还未下马,便听门口守卫厉声喝问道:来者何人?

  门口守卫见这一群人面生,且为江湖人士打扮,语气有些不善。

  告诉你们家老爷,六扇门的七姑娘来了。对于自己的身份,夏霖熙没想藏着掖着,她行事素来雷厉风行,也喜欢开门见山。

  六扇门的七姑娘?两个守卫面面相觑,嘴里喃了一句,想到了什么,浑身一颤,反应过来之后立马往府里头跑去。

  半柱香后,一个焦急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龙应文一溜烟跑到了夏霖熙身前,急急地行了一礼,脸上挤着谄媚的笑容,抱拳道:七公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恰巧经过禄州,遇到了卫将军的队伍,得知知府大人似有难事未解决,特来协助。夏霖熙一双凤眼瞟向了龙应文,话语里头的深意让龙应文的冷汗都落了下来。

  承蒙公主殿下关怀,是下官与禄州的福气,但其实其实禄州的那些琐事早已迎刃而解,殿下殿下不必挂怀

  迎刃而解?夏霖熙直言直语,挑着眉道:知府大人还是莫要胡乱地粉饰太平了。你看看这街头巷尾聚集的百姓,他们不耕作不卖货,成日聚在衙门前头哭天抢地,你管这叫迎刃而解?

  这龙应文被堵得语塞,冷汗扑簌而落。

  去把盐商和盐务大人叫来吧,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我在里头等你。夏霖熙拍了拍龙应文的肩头,嘴角勾着淡淡的笑意,不怒自威。

  说吧,她便领着门下大步跨入了龙府,守卫被这架势震慑住了,丝毫不敢阻拦。

  站在烈日下的龙应文脸色煞白,腿软不已,身子摇晃了一下,险些要瘫倒在地,下人忙上前扶住了他,关切地问道:老爷,您没事吧?

  龙应文虚弱地扒着下人的衣袖,嘴里道:快快去把几位总商和盐务大人叫到家里来

  是,老爷,小的这就去。来人呐,快将老爷扶进去休息。

  龙府门前的这几幕被对侧街道蹲在石狮旁的一个女人收入眼底。女人蹲在地上,手里转着一根麻雀的羽毛,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着这侧的动静,面上没什么表情。

  一瘦削的男子朝她靠近,而后在她身旁蹲了下来。

  对面那个宅子里的麻雀抓到了吗?男子一蹲下来,女子就出声问道。她仍旧眯着眼,声音清清冷冷,没有一丝波澜。

  抓到了,好几只,在笼子里呢。男人的目光一同望向对面的龙府,笑嘻嘻道。

  看好了,过两天我要把它们再放了。

  明白。

  男人先行一步离去,女人则是慢慢悠悠地起身,不慌不忙地离去。她蹲过的地方扬起了一阵风,风吹起了地上被揪得细碎的羽毛,一些粘在了树枝上,一些落在屋瓦上,还有一些飘到了高处,不知所踪。

  一个与麻雀有关的神秘女人,将搅动禄州的这一潭深水,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掀起滔天巨浪。

  第32章 雀局(二)

  龙知府,禄州这里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将来龙去脉与本宫说说。龙府内,夏霖熙坐在主位上,仪态端庄地端起茶盏饮了一口茶水,目光慢悠悠地抬起,而后落在了龙应文的身上。

  龙应文避开了这目光,没与夏霖熙对视,也端起茶杯喝了几口茶水,香醇的茶水入腹之后他倒冷静了不少。事已至此,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不能糊弄过去的就让她自己去查,反正他能销的证据都销了,公主殿下着手查了还不一定查的出来呢。

  自我安慰一番,龙应文的心情畅快了些许,脸色恢复如常,斟酌了一番说辞之后,他张口道:公主殿下,是这样的,禄州比较偏,地势险峻,来一趟要兜兜转转许久,原先是没有大盐商愿意管这块的,都是一些小商小贩担个担子来贩盐,一个扁担能挑多少盐啊,供不应求啊,那时候盐在禄州可是奢侈之物,价格极高。

  顿了顿,龙知府又饮了一口茶水,接着道:后来这一家刘姓的大盐商见有利可图了,不远万里来了此地,弄到引岸,开始了贩盐生意。一直以来都是好好的,可就在前两个月,运司衙门要交盐课了,这刘盐商家中居然掏不出现银来,一查才知道,刘盐商嗜赌输光了的家产。

  龙应文的语气低沉了下来,几缕哀伤之意从他嘴里冒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没过几日,这个盐商就上吊自杀了。真是造化弄人

  闻言,夏霖熙勾了勾唇角,不疾不徐道:我怎么听说,是盐官勒索盐商,导致人家不堪重负,含冤而亡呢?

  谣言!都是谣言!龙应文气愤地一拍桌案,脸红脖子粗道:半年前,禄州城混入了几个白莲教的教徒,他们目无尊上,贪婪自大,靠发布谣言来扰乱民心。这些不实的言论都是他们捏造的,殿下切不可信以为真。

  原来如此,道听途说的事确实不可当真。这是知府的说辞,没有经过亲自的验证,夏霖熙是不会信的。只不过明面上,她还要顺着知府的意思往下走,这样她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不过,一个盐商的突然撤出,还不至于造成盐荒吧?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夏霖熙装出一副困惑的样子。

  公主有所不知,这盐政上的事情复杂得很,新的盐商也不是胡乱调来的,这涉及到引岸的归属,要一级一级的申报,然后塞选,最后才能确定人选。仅确定引岸归属这一环节,就耗费了许多时间。我们这次吸取了上回的经验,多增加了两位总商。不至于一人出事,整个禄州的盐政就瘫痪了。

  那这几位就是新来的总商了吧?夏霖熙的目光瞥向坐在堂尾的几个人。

  是的,卑职为公主殿下介绍一下,这位是林总商,这位是赵总商,这位是王总商,他们啊都是从扬州来的。龙应文起身介绍道。

  哦?夏霖熙的语调向上扬了一下,扬州盐商?盐政上的事情她接触得少,不过扬州盐商的鼎鼎大名她可是听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