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二十五章神秘厨娘





  少女声音灵动,像是春风拂过杨柳岸,令人闻之便软了半边的身子,船娘直勾勾看着两个婢女伺候她进了准备好的厨房,再合上了帘子,才将一直吊着的那口气呼了出去。

  “乖乖,我一直看着,连喘气都不敢,怎么会有如此绝色的姑娘,这怎么会是个厨娘,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样排场的厨娘,倒像是个士族家娇养出来的女公子。”船娘不可思议的摇着头,一直重复着这两句话。

  船夫坐回了原来的地方,“别说是你,我们一开始看到这么个娇客来,问我们要不要厨娘的时候,也是以为哪家的千金闺秀来拿我们开涮,结果人家是正正经经来做菜的,那一道道菜,一个个名,只觉得像一副画似得。”

  “那,她是不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家道中落了?”

  “你看看人家鞋尖上坠着的珍珠,各个比龙眼还要大,这像是家道中落么。”

  船娘这可真是不懂的,真是贵女,怎么会抛头露面呢?若不是贵女,哪来的钱弄出这样的排场来。

  厨房内,流风回雪熟练得将织织的披风解下,然后端了水来净手,刀具一子摆开,共四把,织织净手后抽出最大的宽口菜刀,直接开始处理食材。

  缸里还活蹦乱跳的鳜鱼直接切头,刮鱼鳞,保留鱼鳍,刀口横斜片下鱼肉,每一寸毫厘不差,如蛤蜊肉一般大小的薄片,加入葱丝、盐、酒水、胡椒末抓匀腌制,鱼肉出水便紧,与此同时起锅放高汤入鲜虾,熬出浓郁的虾汤后,放入腌制好的鱼片。

  鱼片入锅即熟,白而微卷,嫩而鲜滑,便是当年前朝宠臣最爱的一道菜,如今欢喜镇船菜里的一道必备品——阳春白雪。

  因嫌弃原本的菜名难听这才得以更名换姓。

  船老大是知道织织的规矩的,等一道菜做好了,立刻让人端走,趁热就给贵客们上菜。

  二楼的雅间内,拿到了烫金梅花请帖的只有四人,也算凑了四小桌,每个人都点了这么一道菜,可惜织娘一天只会做一道菜,便只能四个人分食,大家都是出了名的饕客,这么一口鱼肉还不够塞牙缝的。

  不过很快随着菜上来前,已有助兴的歌女开始表演,乐声一起,代表欢喜镇的夜晚也正式开始了,无论是河岸上,还是酒楼内,推杯换盏皆是好不热闹。

  阳春白雪放在了简单的素白陶盘上,用了两竹片雕刻出圆形拱门,用生姜雕出假山形状,按照庭院的角度装点,配上鱼肉虾汤的鲜美,撒上了冬瓜制成的爽口碎,如同冬日里的雪顶鱼片。

  刚一上桌,那些贵客们也顾不得什么仪态,拿起自己带来的各种材质的筷子便一人一口,吃了一口还没咽下,生怕没的吃了,直接拿了勺子去挖。

  鱼片薄滑,鲜美在口腔内溢出,用完后再佐以雪山上采集的雪水烹制的茶汤,仿佛置身与高山之巅,与白鹤为伍,纵观山川变幻,我自岿然不动,还人间自在。

  大家吃了这等家常鳜鱼肉,又配上了冬瓜碎末做的白雪,去了口中的咸鲜,竟然齐齐闭上了眼睛,缓缓回味。

  “鲜美异常,齿颊留香,不足以用言语形容哉。”

  “不愧是织娘,这才是绝顶美味,可否与织娘再说一声,我王某人再预订下一年。”

  “好咧,到时候通知您。”船老大赶紧让人去告诉织娘的婢女。

  毕竟能在织娘的预约名单上排上号的,那都必须得是老主顾,还得想预约的时候立刻去,不然迟疑一会,就有人抢在了你的前头。

  “下一道菜,客点洛阳酒醉花下眠。”

  织织对回雪点了点头,回雪已经去拿了去岁采集的梅花干,流风准备好的面粉。

  楼上的几个老饕一边看着歌女表演,一边手指点着桌面,刚才的鱼肉吃的不算尽兴,还好织娘带了她亲自酿的花前醉,这才能解解馋。

  船老大见他们此刻还没闹起来,这才匆匆下了楼,熟悉这几位爷的小二立刻迎了上来,“掌柜,要不要催催?”

  船老大瞪大了眼,“宁可得罪他们也不能得罪织娘知道么?好生伺候着。”

  船娘见今晚只招待这么四位贵客,便等船老大走了后上前问道,“这四位贵客不是说身份尊贵么?为何不能催催上菜快些。”

  小二摇头,“尊贵自然是顶尊贵的,一个个都是在咱们欢喜镇里跺跺脚能响半边天的主,反正不是咱们得罪的起的,只要有织娘在,那不管什么身份,就是食客,统称贵人,你要细究他们的身份,那可没必要了。这些人都愿意老老实实乖乖等着,咱们几个脑袋去催楼下那位主?”

  船娘今晚可真是长了见识了,这是何等本事的小娘子,一道菜做的跟花似得还如此美味,将这么多达官贵人都引了来,欢喜镇全体上下当菩萨似得供着。

  这道菜耗费的时间可比上一道菜要久,织织随口道:“王郎君需要的得是定窑白瓷的花口盆盏,李家郎君龙泉青瓷的莲瓣盏,裴郎君金银质菊花蜀葵盏,还有那位韩郎君,他最喜欢与其他人不同,你给他换成琉璃玉盏,上面有雕刻兰花的那个。”

  回雪刚刚站定又去找织织要的东西,准备齐全后,才开始正式做菜。

  白梅跟檀香末加水浸泡,用泡出来的汁液代替清水和面,用早就雕刻好的拓模将面团制成一个个小的梅花花瓣面皮,清鸡汤做汤头,熬煮后等面皮翻滚,再盛出加入桂花甜浆。

  在厨房门口等着的小二已经吞咽了好几次口水,好甜口的人就没人能拒绝这汤饼。

  可惜他看着这锅里出来的美味尽数倒入了精心装点的盆中端上了二楼,也只能摸了摸肚皮。

  楼上的人早就等得狂咽口水了,这道菜最大的特色就是香,寻常人做的汤饼哪有这般甜而不腻的滋味,一上来大家发现每个人准备的盆也略有不同,各自自然是满意,甚至隐隐比起了自己在织娘这位厨娘心目中的地位。

  这一章里写的菜都是大宋名菜哈,【菜名胡诌的,因为原来的不怎么好听】古代人没有咱们现代人饮食文化这么丰富。所以其实就是面疙瘩汤饼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