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第55节(1 / 2)





  但这心思比较活泛,正好这药铺的东家只有一独生女儿,要招一上门女婿,他自己本身就是弃婴,自己的姓氏都是随的王老道,就干脆努力在东家面前表现。

  后来,还将自己在道馆里学到的两个治疗风寒的方子献给了东家,当做自己的聘礼(嫁妆),求取了药铺的小姐。

  其实这人虽然心思活泛,想要走捷径,但人还是不错的,不管当初是为了好生活,还是真的相中人家小姐,但他这一辈子还真就跟那小姐好好过日子了,就算岳父没有,他也没变过心。

  他唯一有问题的就是,他喜欢给人看相,然后装神弄鬼的胡说八道,周围的邻居也知道他就是个半桶水。

  相书肯定是看过背过,但绝对不精通,完全就是照本宣科,说十件事儿,能蒙对一、两件就了不得了。

  反正他也不要钱,不要东西的,大家就当自己没事儿闲的解闷子了,或者是说,将他当成垃圾桶倾诉了,混的人缘还挺不错呢。

  这本来也没什么,但问题就是,这货自己一二把刀,心里没个数的竟然起了收徒的念头,好死不死的还打上了道观的名号,说自己是黄旗屯道观王道长的关门小弟子。

  某种意义上来讲,他说的也不算错,他确实是王老道的最小的徒弟,在他之后,王老道也心灰意冷了。

  他觉得自己师徒缘浅,这辈子是没机会找到一天分高的徒弟了,算是彻底歇了收徒的心思,再来拜师的,全都拒之门外,也算是关门了。

  周围知根知底的,自然就是把这话当成笑话,听听就算了,但也知道,他肯定是当过道士的,当初他来药铺的时候,可是穿着道袍来的。

  但有些有心思的人就不这么想了,经过打听之后,发现这人说的好像都是真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这人没有再回道观。

  那黄旗屯道观太有名了,王老道的医术远近闻名,虽然没有给谁看过事儿,但只要你到了跟前,但凡是受惊或者一些外路病,王老道手里的桃木剑一笔画,不打针,不吃药,当天就给你治好。

  唯有一点,王老道就跟那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他不索取诊金,一切随缘,爱给多少给多少,就是啥也不给人家也不说啥。

  可你要想拜师学他的手艺,那就对不起了,多少钱人家也不收徒,人家说了,自己就是想要清修。

  利诱诱不了,想要硬来更不可能,黄旗屯的护短那叫远近闻名。

  所以这货一说,本着没鱼虾也好的心思,就去调查,发现王老道早年收的另外几个徒弟确有其人,有的是彻底联系不上了,联系上的也都表示,自己当年贪玩儿,没有好好学,让师父失望了。

  这些人都只是以采药为生,或者贩卖药材,生活倒也都过得去,却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于是,矬子里头拔大个,这药铺的镇店之宝,治疗伤寒的药方,确实是跟道观出来的一样,就更加证明,他说的话不假。

  再加上有不少半桶水的骗人道士,给自己整的借口,说什么天机不能泄露,就算知道也不能说出来,否则要遭受五弊三缺,折损寿数。

  这下,这些病急乱投医的明白为什么了,当即重礼拜师。

  王老道这败家徒弟,他就那张破嘴管不住,但自己有没有真本事,他自己心里能真的没点儿b数吗?

  他也不收那亏心钱,就是谁来拜师学艺,他都不藏私,嘚吧嘚吧的,把自己当初胡乱背下来的知识就都教了,记不住的,或者忘了的,他就发挥自己忽悠的本事,自己往里乱填。

  要不是因为他妻子严厉警告,不许将家里的方子说出去,他估计会连这些都教出去,但也趁着媳妇儿不注意,儿女不在家的时候,说了些书上记载的那些炼丹的事儿,还说了几个残方。

  事情就出在这残方上,他倒是也没隐瞒,直接就说这方子据说是海上来的仙方,做出成品什么样,他也不知道,反正他是没做出来过。

  另外,这里还有一道方子,是长生药,道家的长生药里是要参上金、银、铜、硫磺、丹砂之类的东西,王老道是知道这样的方子,吃了会让人中毒,是一种透支生命的慢性毒药,所以类似的方子早就被他给销毁了。

  百密一疏,道家书中竟然还有一本类似游记的一本,给他用来打发时间的上面,还真就记录了这个,王老道是没当回事儿,他这败家徒弟却给记住了。

  当然,这败家徒弟也是当故事看得,王老道早就千叮咛、万嘱咐的说过,人的生死寿数有限,可通过呼吸吐纳增寿,却千万不能依赖那些长生药,否则别说长生不老,不直接送你走都是对得起你。

  这话他也跟他那些徒弟们说过,但是吧,华国自己人多多少少都知道根本没什么长生不老药,秦始皇都没吃着,自己哪有那个福分?

  再有一个,王老道没跟自己的徒弟们说过,他们的道观被设立在这里,是有忏悔赎罪的意思在。

  纵观整个清朝,唯一从头到尾真心为江山百姓着想,对满汉没有太多区分皇帝的只有雍正大帝,但雍正骑射不出众也是被公认的,主要还是身体素质不行。

  雍正一心为民,身体败落的就更快,王老道的师祖们就异想天开,想要长久的留住这位好皇帝,让汉人的生活能好些,也能阻止他们观星象,预测的浩劫。

  但好心办坏事,不仅没有成功,反倒折损了帝王寿数,生生提前了八年,让乾隆那个败家玩意儿少了很多磨炼,让大劫之前,华夏大地就已经因为清政府的昏庸民不聊生。

  第94章

  信道的人讲究因果,不管他们是不是好心办坏事,但他们这一派炼丹折损了人间帝皇的寿数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他们自己也会面临一场大劫,是否能度过,就只能看天意了。

  这就是所谓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们在这里设立道观为人免费看诊积攒功德赎罪,顺便等待那一线生机。

  其实这也是,王老道能认着自己那几个败家徒弟,随他们意愿,爱学不学的主要原因,道教大劫能不能过,他自己心里都没有底儿。

  这样的情况下,他又何必再拖几个孩子下水?还不如,将他们那点儿缘分因果了了,将他们养大放走呢。

  这些,其他人不知道,有心的外国人更加不知道,他们没办法理解华国人那种谦虚,也分不清哪个是谦虚哪个是真的。

  结果就是,他们宁可信其有的选择实验,做出来后,给下面的人先试吃,发现好像是没有大问题,而且人也更精神了。

  就在他们还打算拖一拖,看看有没有副作用的时候,华国传出,制作出了什么养荣丸,很多华国的领导人们吃后,身体都强健了不少。

  具体丹方肯定是拿不到,那是华国的机密,但听说,用的主要材料是人参、鹿茸,嗯,长生药里面也有这两样,最主要的是,小道消息,药方来自于黄旗屯那个道观。

  于是,这被认定就是长生药被改了名字,更贴合实际,这是养生的圣药,没跑了!

  再加上倭国太子的身体已经彻底撑不住了,还有鹰国一大贵族,美丽国的大财阀继承人,身体虚弱的已经被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他们想要走正规途径,向华国购买人参养荣丸,还有那个固本培元丹。

  因为这样更加保险,一旦出现问题,华国是要负责的,但华国提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要求即日停止租借泉州岛、明珠岛、濠江,归还华国的行使主权。

  至于倭国,在没有对之前在华国领土上制造的杀孽公开道歉,并赔偿一定精神损失的情况下,不予做任何贸易。

  想要抗议还是游行,大可直接进行,至于经济制裁什么的,华国都穷成这样了,我们还在意吗?大不了,先休养生息呗。

  若是想要打仗,华国现在的高层,那可各个都是好战分子,这会儿可没有那么多顾虑,玉元帅直接越过万总、理扔出四个字:不服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