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6节(1 / 2)





  郑嘉和凝视令窈,慢声道:“卿卿,你憔悴了。”

  令窈抿抿嘴:“哥哥这话什么意思,难道卿卿变丑了吗?”

  “卿卿是全天下最好看的女子,怎会丑?”郑嘉和犹豫,最终还是将话挑明:“卿卿,你这般憔悴模样,是因为孟铎吗?”

  令窈嘴边笑容凝固,良久,她缓缓坐起来,低下脑袋,孱弱肩膀微微颤抖。

  郑嘉和狠狠心:“卿卿,死者不能复生,节哀顺变。”

  令窈僵了僵,她红着眼瞪向郑嘉和,郑嘉和没有躲避她的视线,他张开手臂,做好给她拥抱的准备。

  他告诉她:“卿卿,还有哥哥。”

  令窈张着眼睛,簌簌眼泪夺眶而出,多日来隐忍的情绪再也憋不住,心底绷紧的弦一下子断开。

  她投进郑嘉和怀中,泪如雨下,哭得泣不成声:“他那么厉害的一个人,怎能说死就死?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待他,我不服,我不服!”

  郑嘉和默不作声,搂着她轻拍后背。

  令窈嚎啕大哭,自孟铎死讯传来那日起,她没能落下的眼泪此刻全都爆发出来。

  她哭着问郑嘉和:“他在汴梁时,同我分别,说是以后不做我师父了,我对他发脾气,我让他永远都不要回来了,哥哥,你说是不是因为我咒了他,所以他才会死?”

  郑嘉和看她哭成这样,他只觉得心如刀割,连呼吸都痛,柔声安抚:“生死有命,卿卿无需自责。”

  令窈哭着摇头:“我替他发丧,在他灵前守了好几天,可他一次都没有入过我的梦,他定怪我,所以才不肯入梦!”

  郑嘉和声音哽咽:“你是他最爱的徒弟,是他生前最骄傲的成就,他只会以你为傲,又怎会怪你?”

  令窈怔怔问:“真的吗?”

  “难道不是吗?”郑嘉和拨开令窈鬓边被泪浸湿的乌丝,捧着她的脸,让她不得不直视他:“他毕生所学皆已传授给你,他虽死了,但却算不得死,因为他最得意的学生还活着,你活一日,他便活一日。”

  令窈抱紧郑嘉和。

  令窈大哭一场,虽哭得筋疲力尽,但心中郁结被泪水彻底冲刷,醒后不再困于孟铎身死之事。

  若是她整日混混沌沌,又怎对得起孟铎对她的教诲?只有做好她自己,才不辜负孟铎教她这一身本事。

  她会永远记得他,将他藏在心中,但她对孟铎的依赖,应该到此为止了。

  令窈清醒后,去给孟铎上香。郑嘉和陪着她一块。

  “先生,这些日子让你看笑话了。”令窈对着孟铎的灵位鞠躬,喃喃道:“我知道你不喜欢看人哭,我很乖的,就只哭了一次。你放心,以后逢你祭日,我绝不会拿眼泪祭你,我知道自己笑起来很好看,每年都笑给你看,好不好?”

  令窈用指尖戳出一个笑容,“你瞧。”

  郑嘉和目光宠溺:“若孟先生泉下有知,知你释怀,定会欣慰。”

  令窈想到什么,上前一步,低下头悄悄对孟铎的灵位道:“你在那边见了我爹娘,记得告诉他们,我有多聪慧。”

  她说这话,有些难为情,生怕郑嘉和听到,往郑嘉和那边看了眼,郑嘉和移开脚步,当做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令窈继续道:“先生,你要保佑我,至于保佑我什么,我暂时还没想好,待我下次为你上香时再告诉你。”

  令窈说完想说的话,一身轻松,走起路来都格外高兴,走至门边,发现郑嘉和没跟过来。

  “哥哥。”

  郑嘉和拿了三根香,“你先去外面等我,我给先生上完香就来。”

  “好。”

  眼帘中令窈已经走远,郑嘉和收回视线,侧眸睨案上摆的灵位。

  上面写着,先严郑师孟公平阳府君之灵位。

  郑嘉和慢条斯理将香点燃:“她为你求了府君之位,又以她自己的姓氏为你立灵位,这样的心意,竟浪费在你身上。”

  白烟袅袅旋起,郑嘉和嫌碍眼,又将香拔起折断,扔到一旁。

  郑嘉和随手拿起孟铎的灵位,嘲讽地笑了笑。

  得知孟铎身死时,他大吃一惊。

  倒不是为他的死,他知道他没有死。

  此人长命百岁,又怎会轻易死在汴梁郊外?

  郑嘉和盯着灵位看了会,重新将灵位摆回去,声音轻浅,近似于无:“你的恩情,上辈子我已经还尽。这一世,你夺你的江山,我守我的卿卿,你若伤她,我定百倍奉还。”

  第115章

  为着令窈的“大病初愈”, 阖宫上下皆松一口气, 尤其是秀凰殿的宫人们,总算不用再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郑家来的二公子, 比穆家的少爷还要管用。不但能让公主吃好睡好,还能让公主开怀大笑。

  但凡郑二公子入宫, 她们一迈进殿内,就能听到公主娇娇的笑声, 嘴里“哥哥,哥哥”地唤个不停, 一天到晚,不知要唤多少遍,听得她们耳朵都生茧。

  就连皇帝都吃起醋来, 抱怨:“卿卿,最近你天天往宫外跑,许久未和舅舅一起用晚膳。”

  此时他们身在御书房,令窈特意带了郑嘉和来向皇帝请安。问完好,令窈挪身, 自然而然和郑嘉和挤一张椅子,头也不抬和皇帝道:“要是舅舅肯让哥哥与我同住秀凰殿, 我就不用天天往宫外跑了,自然能够日日陪舅舅用膳。”

  皇帝目光扫视令窈和郑嘉和亲密无间的举动,眉头微皱, 指了另一张椅子, 道:“卿卿坐过来, 让舅舅好生瞧瞧。”

  令窈不情不愿坐过去;“有什么好瞧的?”她惦记郑嘉和的事,又道:“我想留哥哥住在宫里,舅舅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应,我才不让舅舅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