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2 / 2)


  “就是,若是整的好,我琢磨着,等着玉米收了第二季,咱们将地在像是老肖那样,上点肥什么的,说不得还能再加一季麦子种下呢。”

  看看,说的满嘴都是粮食的话题,可见他们这些刚安定下来的老兵对粮食,对土地是如何的热情了。不过这人一年想种三岔?脑子没毛病吧!这要真这么干了,估计不用两年,那地都能直接罢工不可。恩,知道这一点的人不少,看,边上立马就有人鄙视他了。

  “不是说那玉米挺损地力的,种过了两次就要换上种豆子,养养地嘛,你这还想种麦子?这心可真是够贪的。”

  “我第二年不种玉米,直接种麦子加大豆不成啊!再不济轮地来不成啊!三亩地呢,哪怕是一亩地这么折腾,我算着,我这一家子也够吃了,怕啥?”

  “喊啥,喊啥?就你能?不过是问问,伸脖子瞪眼的,你想打架啊!”

  这是吵起来了?……哎呦,这都快动手了!这可不成啊,说好的河蟹退役村落,你咋能干架呢?这要是传出去,脸呢?岂不是让别的老兵村取笑?坚决要制止啊!恩,旁人还能当没看见,这刚走近他们身边的一个什长不能当不知道,脑子里乱七八糟的还没想完,行动力已经展开,一边拉人一边扬声训斥起来。

  “别吵吵了,你们这是比嗓门呢?这东西咱们都没种过,到底哪个法子好确实不清楚,想试试没啥不对。不过小心谨慎些也确实是为了你好,如今都是有家小的人了,无论干啥,总要多想想,好歹不能让家里饿了肚子不是。”

  各打五十,外带安抚,应该没事儿了吧!嘿,你这就是小看了老油子的胡搅蛮缠劲了,立马就给你好看啊!

  “我说,你到底帮谁啊,和稀泥啊!”

  “就是,你这人莫不是想两头好?说好了啊!我可不是你那什的人,讨好可没用啊。”

  “你们两个混账,白担心你们,这是合起伙儿来反咬一口啊!我招谁惹谁了?早知道不理你们了。”

  什长这才看清那两个差点打起来的是谁,这一看也跟着笑了,不过是苦笑,听听,这两个占便宜没够的混账说什么了?

  “刚知道啊,我们两可是连襟,你才是外人,不反过来欺负才是有毛病。”

  “哈哈哈,又上当了吧,就他们那两个混账,就该让他们打去。”

  “老孙,刚才是没看清人就过来了吧。”

  “这两个就该让他们自己窝里斗去,管他们干啥。不过你别说啊,这轮着来的法子确实还成……”

  这些老兵以往就是种过地的,那也多是一二十年前了,如今重新放下刀枪,摸起锄头,即使架势再像,这骨子里也早就不再是原本的模样,很有些百无禁忌的意思,什么样的想头都敢说敢试。

  像是这育苗的事儿,若是放到保守固执的老农眼里,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瞎来,不是老实本分人的做派,可这事儿在陆大郎这样的山民,还有这些新来的老兵这里,却没啥大不了的。甚至反过来还觉得老肖脑子好使,是个好主意。他们更注重实际,不迷信权威。所以让老肖也忍不住情况了一把,想试试能不能把这玉米也做出两季来。

  虽然说他自己也知道,这想头有点异想天开,可这做起来依然感觉特有劲。连着陆大郎几个也忍不住跟着忙乎,这育苗什么的,跟的就挺紧的不是。不过这也是没法子,自打这些老兵来了,知道了老肖的玉米,吃过碎玉米粥,这玉米种植就成了大热门,他们地里的东西还没成熟呢,就已经定出去大半了,全是当种子的,你说能不跟紧了?

  这会儿一个个的,都恨不得这玉米能今天种下,明天就收获,好早点将这些要种子的人都打发了。这可不是因为这种子比粮食值钱的缘故,而是为了他们家的门槛……看看,这才多久,为了这玉米,家里新门槛都已经被磨去一层了,太吓人了。这么热情,他们真的,有点不习惯啊!

  说起来,自打有了村子,人来人往的次数多了,相互之间自然就越发的熟悉,这附近原本的山民们日子已经改了不少了,除了寻常的售卖猎物,其他时间也能时不时的能看到他们在村子里走动,或是探访亲戚,或是约人一起狩猎,或者帮忙做活等等。各家不知道多了多少烟火气,可再怎么变,这也需要过程,猛地从极静到极动,换个心脏不好,心态不好的,都能被闹出毛病来。

  好在玉米到收获还有不短的时间,给予了山民们不小的缓冲,倒是也让他们撑了过去。这些山民自己或许没有发现,事实上,在这村子建立之后,他们的生活方式,性格什么的,已经开始有了改变。

  当然,这一点在大人身上不怎么明显,比如陆二郎,再怎么往村子里走动,这人那嘴巴还是和蚌壳一样紧,依然不喜欢说话,可孩子们的改变却十分的明显,日日都能看到他们呼朋唤友的一处去山里挖野菜,去河边摸鱼,怎么也看不出半年前那种孤单小白的模样。

  如今的村子和山民,那是正以一种螺旋式的方式在前行着,从大人到孩子,再从孩子到大人,将这些山民和老兵慢慢的拧成了一股绳。

  村落建好后什么最显眼?人多最显眼,而在这个时代,人多力量大不是说着玩的,安全度也好,人力资源也罢,都是最有利的优势。比如说陆二郎,说了大半年的娶亲问题,这一次终于到了关键时刻-娶亲。往日还要寻思怎么寻人帮忙去接新娘子,这会儿他不着急没人的问题了,扯出三个队伍都足够。这会儿只头疼这宴席该摆多少桌。

  还有啊,这人多了,自家地方家伙事儿可够用?哪怕是一家子来一个呢,怎么也得准备上六桌,算算也是难得的大场面。那这喜宴该怎么整?谁当大厨?他们真没这方面的经验啊!记得他家老大成亲的时候,也就上了两桌酒席!咋办?问谁去?哎呦,真是头疼……

  纷纷扰扰中,村子安稳的度过了新建后最忙乱的阶段,山民们也终于用时间调整了心态,整合了生活,双方的磨合也几近完成。恩,陆二郎也终于有了媳妇,反正所有人的生活似乎都开始归于平静了,唯一还在忙乎的,也就是那被划分成渡口的那一片,目前正匆匆的建造着简陋的客栈,那是石竹林北面河岸边一长溜坐东朝西的单间。

  客栈因为建立在河边砂石地上,从一开始就颇费心思,客房地基被垫高了半尺,高于河面不少,即使丰水涨潮,也不会受到影响,还特防潮。后窗正对着河面,说起来倒也别有特色,景观雅致。虽然目前河上往来的船只还不多,这客栈也远没到能挣钱的时候,可想想还有水师帮着推荐,应该不至于没生意,这些建房子的人就不怕多用心。这可是村子里的集体产业,弄得好了,以后生意兴隆得利的可是全村人呢,能不用新?

  也因为这事关全村人的利益,大家伙儿的心都给牵绊住了,所以明明已经到了七八月份,山里好些动物骚动下山的时候,大家伙儿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差点酿成了大祸……

  七八月的山林里各类野果子已经慢慢的成熟了,这些漫山遍野的丰收以往一直都是山里孩子的专利,他们用这些果子制成的干果,就是他们未来一整年的零食。如今交了新朋友,还是邻居,那么自然,这些山民娃娃也会将这些好处一并告诉新伙伴们,好让新伙伴和自己一样高兴。

  村子里近半的拖油瓶孩子都是城里或者其他城市附近村落中,府城媒婆最熟悉地域来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让他们下地什么的或许挺熟悉,可山里的事儿,还真是不怎么懂,正是最好奇的时候。能有小伙伴领着,去寻找好吃的,怎么可能不积极?

  “咱们再往里头走走吧,看,大家伙儿的背篓里才这么点,能吃几天啊!”

  “可是往日我们都是只走到这里的,我爹不让我再往里头去。”

  “可……咱们来的时候,还和他们说,能吃一年呢,如今……这些加上前几日的,放一起做好了也就够一个月的,这差的也太远了。”

  孩子们记得小伙伴的好,要分享他们的零食基地这本身是好事儿,甚至是值得表扬的事儿,可他们忘记了关键的一点,他们原本几个孩子足够的数量,一下子要分摊到这么多孩子身上能有多少?(一家平均最少一个,五十多,近六十家人家该是多少孩子?哪怕不是每一个都跟出来呢,按照一半算,也有将近三十个,这数字...)

  山民的孩子们领着各自的小队已经扫荡了几乎周边所有他们知道的各类林子,连着往年他们看不上的那些也一并搜罗一空,可怎么看都还是少的很,每一个孩子的那份,做成果干,估计还不到三斤,这样的数字让一开始说了大话,几乎昂着头,包揽了小伙伴一年零食的山娃子们感觉自己都快抬不起头了。怎么办?

  他们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法子自然就是再找,而往周边寻找资源的时候,最有可能,最丰富,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就是往深山在走点,哪怕是只去前头最外围的北坡呢,估计也能让他们收获满满。

  不过这样的建议未必能全员通过,毕竟都是山里孩子,深山代表啥,大家活儿脑子还是知道的,爹妈对他们往那里去防备的有多严也清楚的很。一帮子十岁上下的豆丁,胆子还大到能无视大人教训的地步。所以反对的人还真不少。

  也正是因为孩子们还算听话,知道犹疑反对,这所谓的祸事才只是差点,没真出事儿。因为就在这些孩子磨磨蹭蹭的时候,山里吼声开始连绵起来,远远的,仿佛还能看到某些大树不住剧烈摇动的模样。

  看到这一幕,跟着来的肖海涛第一个脑子一炸,不知道一下子想到了什么,那眼睛立马瞪的大大的,提起嗓子,用颤抖几乎破音的调子,大声喊道:

  “快回去,找人去,山里出事儿了。赶紧跑啊,说不得会有大东西冲出来伤人的,赶紧跑,喊人去……”

  喊完这一句,他一把拉着方言,一手抱起方语,就飞快的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嘟嘟囔囔的说道:

  “野猪?狼?哎呀,要死了,怎么办……”

  他怕,真怕,因为早年他也曾见到过类似的一幕,那还是在现代的老家,爷奶都在的时候,听说是山里大东西争地盘,动物给惊着了,瞎跑给窜出来的,那时候好些山里人家还有□□,即使这样,隔壁遭受到冲击的村子还是伤到了好几个,当时他跟着小伙伴偷偷去看的时候,那山林边一大块一大块的血迹,他至今都记得,那时候被吓得可是做了一晚上的噩梦呢,怎么可能不怕。

  有他这样脑子的不止他一个,另一边几个山里娃子显然也想到了,忙抱起最小的几个孩子,然后招呼着所有人开始往回跑。东西?背篓?果子?全不要了,先顾着人吧!

  那几个山娃子,这会儿脸上的神色更是不好看,这些孩子都是他们带进来了,若是不能带出去,哪怕是伤了一个,这可怎么和人交代?他们还有什么脸见人?因为这样的想头,所以他们即使都一身冷汗,也不放弃任何一个,想一切能想的法子,求取每一丝可能的生机。从这点来看,都是好孩子,有担当的很。只是他们走的太里头了,眼睛能看到动静的地方又能有多远呢?

  所有的孩子都憋红了脸,在不懂事也知道这会儿有麻烦了,跟着大孩子死命的跑,跌了也不敢喊,咬着牙起来继续,再疼也不敢说,流血也当没看见,这会儿有的已经吓哭了,有的腿软了,有的尿裤子了,……可这一个个的,跟的不是一般的紧。果然,穷苦人家的孩子更坚韧,像是野草一般。

  他们很努力,虽然不知道能不能逃出去,可他们还有一件事儿可以干,那就是大喊:

  “救命啊!有东西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