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对不起,我的爱人是祖国[快穿]第54节(1 / 2)





  “哈哈哈,得了吧,她那个水平,接触的怕不都是什么一百零八线的小糊糊吧!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一百零八线的糊咔,人家也看不上她啊……”

  “你们可别瞎说,人家可是心比天高呢,到时候说不定真的麻雀飞上梧桐树,变成金凤凰了呢!她目的性那么强的一个人,无缘无故没好处的事,她可不会干!”

  几个人说到热闹处,发出阵阵笑声。

  她们口中的“她”,指的自然是宁馥。

  宁馥推门进屋。

  宿舍里的笑声戛然而止,几个女孩子互相对视着,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忐忑不安。

  ——她听见了没?

  ——不知道啊!她不会爆发吧?!

  ——我就说别背后议论人吧?!她那种小心眼的敏感型格,说不定已经在心里给咱们都记上小本本了!

  没人开口,几个人的交流都在眼神里了。

  ——这三年同住一屋,相处下来,她们多多少少知道宁馥是什么样的人。

  她跟所有人都客客气气的,却从来不见她真的跟谁特别要好,仿佛和所有人都隔着一层什么。

  她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儿,哪怕看起来文弱安静,甚至让人觉得她有点好欺负,但实际上,她永远都能通过各种手段拿到她想要的。

  无论是年度评优,还是拿到奖学金,亦或是搞定一份好工作。

  她可以一边打三份兼职,一边熬夜通宵复习考试;也可以为了通过自己不擅长的课程,去找老师处哭诉,那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博得同情;她刻苦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得奖学金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而当有更重要的目标摆在她面前是,她连学期末最重要的大作业都可以放弃。

  这不,她已经连续三个晚上没有回寝室了,平时点名的必修课也翘了了两次,老师还关心地问舍友们她是不是生急病了,否则怎么会连假都顾不上请。

  毕竟,平时她永远是坐在第一排刷脸的。

  在校三年,只要她不愿意,她的舍友们都不知道她去了哪,在干什么。

  她很敏感,又自卑又自负,不交朋友,之一门心思地埋头做自己的事。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拦她。

  舍友难免在背后猜测,她这是打算进娱乐圈了?

  ——大家都觉得宁馥不是看得上娱乐狗仔这身份的人。再加上她长得实在漂亮,他们学新闻传播的,平时和娱乐圈也颇多交集,女孩子们谁没做过被星探挖掘一夜爆红,或者和当红的流量明星谈恋爱的梦呢?

  只不过这对于大家来说或许只是偶尔发发痴,事后就化作笑谈,可对于宁馥那样的人,说不定人家真去寻找机会了呢?!

  她从未真心待人,也怨不得别人对她毫无好感,背后议论。

  原女配的灵魂被宁馥的精神体挤得不得不蜷缩在角落中,但她可以通过宁馥的眼睛和耳朵,得知正在发生的一切。

  不知道宁馥也正在观察着她的每一丝心理活动和变化,她发出无声的冷笑。

  她们只猜对一半。她的确是有更重要的事去做,不过,却不是为了什么进军娱乐圈,钓到高富帅。她的眼界,远比这些只知道叽叽喳喳的麻雀高得多。

  她要依凭自己的能力,讨回本该属于她的人生。

  只不过、只不过是被这一场莫名其妙,甚至玄幻如同小说剧情的附身打乱了计划而已!

  只要静待时机,伺机而动,她必然能夺回自己的身体,夺回她的一切!

  *

  宿舍中安静的氛围愈发放大了尴尬。

  终于还是有个女生忍不住了,开口问道:“宁馥,你期末的选题真的就这么决定了吗?”

  宁馥翻找了一下原女配的记忆。

  这学期期末有课程采访,要求很简单,主题不限,对你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或进行人物专访,以视频形式提交。

  采编播一肩挑,总成绩占比80%。

  大家是使出浑身解数,发挥各家所长,报上的采访对象堪称五花八门。

  有本事愿意花心思的呢,就有各种别出心裁的新闻线索、采访对象,不愿意费事的呢,也有的是办法——

  今天学校外头小吃摊又被城管追得满街跑啦,明天动画系在学校外头搞涂鸦被校方强行铲墙啦,后天某某去参军的学长光荣退伍啦,都是采访素材嘛。

  本来课程考察的重点也是在于学生采编播的基础能力,不要求真搞出什么惊天大地的大新闻来。

  现在的新传专业也不容易啊!

  今天说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记者,明天又说融媒体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总之,学新闻的像搞新媒体的,人人会一手做公众号的绝活;学新媒体的像搞播音主持的,vlog拍摄剪辑样样都会还要本人出镜;学播音主持的像学新闻的,不但要会播,还得会找新闻找素材……

  想做记者这一行,早不是一支笔走天下的时候啦!

  而原女配因为忙于自己的“计划”,期末作业就走了最简单的一条道。

  ——她已经跟老师报过了选题,要去采访学校外面的两个乞丐。

  这个题,老师布置期末作业的时候就已经特别点出来了——选这个题,可以,但是高分,想也不要想了。

  没别的原因,实在是重复的人太多了。

  学校周围的小摊贩们都已经有经验了,想采访他们?没问题,但他们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哦——

  要先和潜在的采访对象混熟了才好开口提问,于是学生们少不了多多光顾。

  因此,学校外的小吃摊,在采编课程期末作业的时候,生意也总是格外的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