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7章(2 / 2)


  “那怎么可能?”萧欥立刻强烈反对。“你莫不是故意说这话来气我的吧?”

  “才不是,”元非晚眼珠一转,故意不看他,“那肯定是因为你不知道我有多大的脾气。”

  “这你不用担心,我从认识你开始就知道你有多大的脾气了!”看出自家夫人正在和自己耍小心机,萧欥忍不住笑起来。“不然,你以为我会在明知道你不愿自己夫君纳妾的情况下还下定决心要娶你?”

  元非晚觉得她真的从来没和萧欥说过这个,口头上。“不对啊,那是我外祖的意思吧?”她爹虽然这么想,但性格使然,绝不会摆在明面上说啊!

  “早在那之前!”萧欥果断否定。“在峯州的时候,我就决定娶你了!而在我下定这个决心之前,我已经知道你府上选女婿的头一条标准就是一心一意……”

  “我阿耶真说了?”元非晚觉得自己的小心脏受到了一点惊吓。不可能吧?

  萧欥略尴尬地看了看左右。没有人,显然太监宫女们早就识相地退开了。“我听到了国丈和顾爱卿的话,”他把人揽到怀里,终于肯老实承认,“而国丈那么喜欢你这个长女;他若是那个意思,你定然也是那个意思!”

  “原来如此……”元非晚恍然大悟。她就说嘛,萧欥怎么能一下子就说服她爹和她外祖,顺遂得像做梦,原来是一早就知道了他们的底线、并为此做了充分准备!“那父皇的意思……”想到太上皇曾经主动上门议亲,她觉得她似乎抓到了什么:“莫不是也早知道了?”

  “你以为呢?”萧欥反问她。“若不是这样,我能那么顺利地娶到你?我之前就想,娶你做我唯一的夫人;之后又想,娶你做我唯一的皇后……”他低下头,细碎地吻着她光洁的额头,“你一定会答应我的,对吧?”

  元非晚想说我都已经嫁给你了、还能如何,但这话却无论如何说不出口;因为她已经不由自主地踮起脚跟,试图去吻萧欥的薄唇——

  夫人主动投怀送抱,萧欥哪里有拒绝的道理?自然是把人抱紧、然后顺理成章地吻个七晕八素了。衮冕的白珠在他们颊侧擦过,带着珍珠沁润的触感,更显得温情脉脉。

  “明日再帮我穿一次吧,阿晚。”最后分开的时候,萧欥的声音已经比平时低了一整个八度,带着低沉而沙哑的磁性,听得人心里扑通乱跳。

  元非晚依偎在他怀里,同样喘气不匀。“好,七郎。”她软软应道。

  “再让父皇给我加冕。”萧欥又说。只要有这两样,他觉得他的登基大典就臻极完美!

  元非晚又点了点头,乖巧地像只猫咪。

  萧欥很少见到夫人如此百依百顺的模样,心头蹭地一下,火就燃遍了肌肤,叫嚣着想要她。“阿晚……”他轻唤夫人的名字,觉得他们这样真是作孽——他身上还穿着衮服呢!这可是绝对不能弄脏或者弄皱的!

  那种蕴含深厚情欲的声音,元非晚已经熟得不能再熟,脚底下不由也有些发软。“赶紧脱下来,”她低声道,有些害臊,“等你脱完还想的话,就……”

  不用她说第二遍,萧欥就果断动手除下身上碍事的东西。虽说不能纵欲,但恰到好处地滚一次床单,第二天只会更加容光焕发的!

  皇宫可不比德王府。萧欥一进立政殿就逗留不去的消息,不多时便传了开来。懂的人自然微笑以对,不懂的人也在新主子入住的第一天就被科普了——

  立政殿里的那位娘娘,可货真价实地是新皇的解语花、心头宝!把她当皇帝一样好好伺候着,就对了!

  最懂的大概是尚衣们。因为她们老早就得了令,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制两种最尊贵的新衣——

  一种是皇帝的衮冕,一种是皇后的翟衣!

  新皇眼看着就要登基,要新衣无可厚非;但翟衣也要得那样赶,后面代表的意义就多了去了……

  如今的后宫,有谁能穿上那一身母仪天下的贵重衣裳?不就只有一个吗?

  再一日,临轩行事的时候到来了。

  新皇登基,按例先选日子,接着告圆丘、告宗庙,再下来才是百官都参与的登基大典。其中礼节之繁复,简直无法一一说清。总而言之,重头戏就是,太上皇给新帝戴上衮冕,表示自己天命转授。

  在众臣鸦雀无声的注视中,太上皇的手依旧很稳。当衮冕的十二串白珠略微遮挡住儿子的脸时,他欣慰地叹了口气。“这天下,以后就交给你了。魏太傅现在是三朝老臣;若你以后有不懂的,大可以向他请教。”

  “儿臣一定谨遵父皇的教诲。”萧欥点头保证。

  太上皇连连摆手。从这一刻开始,他就真正清闲了,可以当这天下的甩手掌柜。至于他退休的日子会不会幸福,显然就建立在萧欥治国是否有方的基础上。

  “别的就没了。”他向刘永福一招手,前内侍监就非常机灵地过来,和另一个太监一起把自家主子安稳地送出了太极殿。

  萧欥保持着背对着大臣们的姿势立起身,再转头——

  “臣等参见圣人!禀仰睿谟,绍膺宸极!咸在初盛,永惟正统!山川利见,社稷永怀!”

  这呼声是如此震耳,以至于在太极殿乃至太极宫上方隐隐回响,盘旋不去。

  萧欥折身,终于落座御座。再一招手,便有侍者从边上出来,宣布早已经准备好的诏书——

  这新皇登基,总是要大赦天下的!

  “朕闻圣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时。知皇灵眷命,不敢违而去之;知历数有归,不获已而当之。在昔帝王,靡不繇斯而有天下者也……所司择日,昭告於上帝。

  “朕以薄德,谬当重任,既展承天之礼,宜覃率土之泽,可大赦天下,改元曰乾德,大辟罪已下,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其逆贼李庭等近亲合累者,不在免限……

  “其直言极谏,才堪牧宰,文词博达,武艺绝伦,孝悌力田,沈沦草泽,委所在长官闻荐,诣阙自陈者亦听……

  “天下耆寿各赐物五段,侍老版授太守、县令有差,各赐物五段。诸道百姓,委本道采访使差郡县官存问。四方将士各赐马一匹,六品已下赐物十段。天下寺观,各度七人……

  “……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并令所在致祭。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旌表门闾。内外文武官,九品已上各赐两阶,赐勋两转,三品已上赐爵一级……”

  侍者念完了这一个打头的重要诏书,接下来还有两卷。底下众臣看着上面不念完不罢休的阵式,觉得新皇显然是要效仿太上皇,要用三连诏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了!

  事实还真是如此。一定要说的话,三份诏书总结起来就三条——

  第一条,大赦天下;第二条,为太上皇的身体考虑,预备在地势较高的龙首原上修建新的殿宇;第三条,就是要立后!

  ☆、135第 135 章

  临轩行事毕竟不是正式的上朝,除了大赦天下,其他两件事都是通知——让大臣们回去考虑利害,具体事项择日再议。

  虽然如此,但在大典结束、众臣离开太极殿的时候,依旧没缓过神来。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陛下这三把火看着是很旺啊!”

  “就是!大典之时就备好了这些,可见陛下一定不是个拖拉的性子!”

  “当断立断嘛……见了之前平定逼宫的魄力,就该知道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