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2 / 2)


  看段准今晚所为,就知道他一定是做了极为周详的准备,目的就是要让自己假扮他所谓的“心上人”。计划之周全,让她无处可逃。

  “也不久,不过是那么一段日子吧。”段准答得模棱两可,人轻笑着,显出几分不正经的模样来,“你祖母年轻时原本想留在京城,却迫于父命不得不外嫁丹陵。对她而言,京城的往事便是一种遗憾,会长久地挂怀心中。”

  顿一顿,段准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悠悠地问:“不知阮大小姐可否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

  段准慢慢勾起了唇角:“所有之物,不如无有之物;而无有之物,又不如——不可得之物。”说罢了,他望着阮静漪,瞳眸映着一缕月华,清光流溢。

  所有之物,不如无有之物;而无有之物,又不如不可得之物。

  阮静漪安静片刻,然后喃喃念着这句话:“不可得之物……”

  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那些穷其一生都拿不到手的,更会让人魂牵梦绕,牵肠挂肚。

  她苦笑起来:“这话说的有道理。”

  于曾经的阮静漪而言,这件“得不到的东西”便是段齐彦的爱慕与敬重。她为了这件明知不可能的东西,飞蛾扑火,自我欺瞒,最终落得香消玉殒的下场。

  而对祖母来说,回不去的京城少女时光,便是祖母得不到的东西。有人能与她谈说这些,她便会很高兴。可惜的是,自己不如段准有权势,打听不来这些往事,没法子陪祖母仔细闲聊。

  她回答了一句后,二人再未闲聊。别苑不大,很快就走到了门口。阮静漪命家丁开了门,又欠身给段准行礼:“恭送小侯爷。”

  她模样乖顺,藏起了锋芒棱角,像是株温婉的菟丝草。段准的目光瞧过来,便看到髻间垂落的一道银质流苏,光彩流动,犹如水波。

  段准没有急着走,而是在她面前停了脚步,说:“‘小侯爷’这个称呼,怪拗口的,你以后不必这样喊我。”

  静漪的身影一顿。她有些困惑地问:“那……指挥使大人?”她记得段准还领着一个指挥使的职位,这是圣上赏给他的官职。

  “太生分了!”段准还是不满意,“你就叫我……叫我,好大哥吧!我手底下的人,从来都喊我大哥。”

  静漪有些傻了。

  段准让她喊他什么?!好大哥?!这是什么不要脸的称谓!

  当下,她就想抄起鞋子往这个人脸上猛抽一顿,看看他的脸皮到底有多厚。

  但她是个理智人,即刻按住自己的冲动,端出完美的笑容来,说:“小侯爷说笑了。天色不早,小侯爷早些回去吧。恭送小侯爷,小侯爷路上顺风。”

  第22章 . 往事做你的梦

  她一口气说了那么多个“小侯爷”,就是不肯喊一声哥,段准的面色显出一缕失望来。他摇摇头,悠悠地转身,上了马车。

  “明儿见吧。”丢下这句话,宜阳侯府的马车便轱辘离去了。

  阮静漪听他说“明儿见”,心底有些困惑:莫非段准明晚还要带着八宝庄的醉酥鸭来请客吃饭吗?

  真是搞不明白!

  门前的风有些冷,吹得她微微打了个寒颤。见段准的马车已看不见了,她便跨进了府内,叫下人合上了门。

  入眼的影壁有些陌生,她这才想起现在不是在丹陵的阮府,而是祖母名下的京城别庄。

  她抬起头,望着这片属于京城的夜空,忽而想起了一些前世时在京城发生的事——

  她嫁入清远伯府后不久,跟着段齐彦一道上京,去见段齐彦的祖父。这是段家的规矩,长子长孙们娶了妻室,便要回来给家主宜阳侯府过目。

  彼时二人虽新婚不久,却常有争执。上京的前一夜,为了一件小事儿,静漪独自在房里哭了半宿。次日起来,眼睛有些虚肿。段齐彦见了,便有些不满,说叫长辈看见,难免丢人。

  但出行的日子已定,也改不了,二人便这样硬着头皮上了京,到了宜阳侯府。

  宜阳侯府乃是京城名门,宅院之中遍栽珍木稀花,亭台楼阁也颇有典雅贵气。静漪刚踏入侯府时,眼睛都看花了;更别提到了正屋,更是被挤挤挨挨的一群妯娌亲眷弄的忐忑不已,不敢抬头。

  她这边拜见了伯母,那边又给堂兄请安,见了数不清的人。不过,可惜的是,她没有见到名气响当当的小侯爷段准——据说,段准今日正好有事,来不了了。

  而老侯爷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即使他对段齐彦这个孙子不算看重,但也毫不吝啬,赏了新婚的小夫妻俩许多财宝金银。

  事情原本顺顺当当,偏偏阮静漪那浮肿的眼睛惹来了不少人异样的目光。一个心直口快的叔母大惊小怪地说:“侄媳的眼睛是怎么了?掉过眼泪了?莫不是齐彦叫你伤心了?”

  当下,段齐彦的面色便显得有些不好。

  为了不让夫君被人怪责,阮静漪连忙说是昨夜太过紧张,没有睡好的缘故,又推说自己想看看宜阳侯府的景致,要独自去外头散散步。然后,她便从坐满了叔伯妯娌的正屋里逃了出来。

  这是她第一次来宜阳侯府,并不识路,随意地一走一逛,便在一片桃花林里迷了路。

  春日正盛,桃枝上一派红团粉俏。她沿着小径慢慢地走,并无焦心之意,反倒想走得远些、再远些。

  正当她悠悠闲逛之时,小径一侧传来一道威严女声:“怎么才来?大家都在等你了!”

  阮静漪小吓一跳,侧头望去,却见那是个女管家一般的年长妇人。静漪微惊,心道:怕是段齐彦那头等的不耐烦了,派人来寻自己了。

  于是静漪忙说:“我在林中迷了路,这才回来迟了。”

  “时间不早了,请跟我来吧!”女管家说。

  阮静漪忙跟上了她的脚步。

  女管家领着她,一路穿过桃林,到了一片池塘边。这里设了数张小几,几位与静漪一般年纪的姑娘正在此地等候着,或斜倚桃树,或娴静品茶,或对池理髻,都不空闲。

  阮静漪四望一眼,见老侯爷和段齐彦不在此处,不由有些困惑。她正想问那女管家“是否走错了”,便听得下人通传道:“七少爷到——”

  宜阳侯府的七少爷,那便是人称“小侯爷”的段准了。

  静漪皱眉,愈觉得古怪。偏偏静漪身旁的姑娘们都腾的直起了身子,个个都摆出娴静妩媚的姿态,一副望穿秋水的架势,这让她这个摸不着头脑的人显得极是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