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节(2 / 2)


  他一向器重长子,哪怕当初齐圳为了自己的母亲弄死了他最爱的妾氏,后来还把他最爱的五子弄没了,他都没有追究。

  顺安王当初因为在外征战没能当上皇上,心中一直遗憾,他这些年早已盘算好了。

  皇上与皇后伉俪情深不纳后妃只生了太子一脉,太子却又昏庸无能,都是他一手策划的,他早就等着自己手天下的那一日,因此也把齐圳当做未来的太子去养。

  可惜,齐圳竟然就这般死了,死得他都不敢相信。

  齐南那个蠢货没那个胆量弄死裴世安,但无论裴世安是否无辜,都必须给他的圳儿陪葬。

  顺安王府此时是不能轻易下手,但,裴世安依旧得死。

  裴世安杀了齐圳之后,的确夜夜噩梦,何况双腿残废,又吃了药导致身子并不好,但人,总是想要活下去的。

  他父亲早死,如今姐姐虽然在宫中当皇后,但皇上都要死了,皇后又能如何?

  裴世安急得不行,就在此时,收到了一封信。

  初初打开那封信,他吓了一跳,这分明就是齐圳的手迹!

  但看下去之后,裴世安却不怕了。

  这信不知道是谁寄的,却教了他一个绝佳的法子,那便是拿着另外一封齐圳笔迹的信去交给顺安王。

  裴世安想了再想,冒死让人以自己的名义把这信给了顺安王。

  顺安王初得了信,还大怒裴世安还敢与自己有来往,等看了信,却更是愤慨。

  那信上是齐圳的笔迹,却是字字都在请求父亲好好培养二弟,将来家业什么的都给二弟,他自觉无能,处处压制着二弟,这才被人看好,其实齐家最厉害的人物是二弟。

  顺安王把信砸到齐南的面上:“看看!”

  齐南看完震惊了:“大哥,大哥当真这样说?”

  顺安王一脚踹了上去:“你大哥绝对不是这样的人,在老子跟前玩这样的把戏?你只怕是早就与裴世安勾搭好,一起害死了你大哥!畜生!就算你大哥死了,你冒充他写上十封信,我也不会让你来继承顺安王府的任何!”

  齐南完全不懂发生了什么,在他看来那就是齐圳的字迹,顺安王却知道,那不是齐圳的字。

  他几个儿子的字都是他来教的,虽然说小五最通透,习字最好看,但他最喜欢齐圳的字,遒劲有力,旁人轻易难以模仿。

  这字是像齐圳的字,但却少了一丝狠辣,多了些绵软。

  顺安王爱长子,一怒之下剥去了齐南身上的官职,责打了五十大板,下半身几乎都打残了,也不许人去照看。

  至于裴世安,顺安王这稍稍用了些伎俩,裴世安腿上的伤口便溃烂不止,不须弄死他,只让他这般活着已经是生不如死了。

  如今失了长子,次子也不中用,老三和老四都较平庸,顺安王心中焦灼。

  他在祠堂里闭着眼坐了许久,忽然就想到了小五。

  从前他是很喜欢小五的,在小五还很小的时候,教他读书写字,只是后来,便不喜欢了,因为他发现,小五并不是个软绵绵的性格。

  小五跟他娘并不很像,除了长得都很好看之外,性子截然不同。

  他娘就是个小白兔一样的性格,完全不懂得攻击人,所以死的时候都没有挣扎,而小五,是会咬人的。

  顺安王发现这些之后,便克制着心中对小五的喜爱,任由其他人糟践他。

  顺安王府最要紧的是长子,小五错就错在他是第五子,是庶子。

  祠堂里很静,香火气息缭绕,顺安王睁开眼,看向小五他娘的牌位,声音幽幽:“你若是早些遇上我,我娶你做我的王妃,小五是嫡出,那便再好不过了。”

  可惜……一切都不能重来,他最爱的女人和儿子死了,如今最器重的儿子也死了。

  这个年很快过去,到了正月中旬,天气慢慢地开始晴朗了起来,可卫氏却生了病。

  她上一回生病也是冬日,如今似乎是一到了冬日便要生病,雪灾过去,福妞跟她爹还有齐昭什么都不做,整日里伺候着卫氏,可卫氏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

  王有正愁得眉头皱着,附近能请的好大夫都请了,有的大夫说着病就是这样须得慢慢来,有的大夫却说她这病难治,若想好的快好的彻底,得去州府上治。

  卫氏日日咳嗽夜夜咳嗽,体力不支,下面也不住地流血,眼见着人越来越瘦,王有正找到了齐昭。

  “你原先在京城,可知道那里有没有什么好的大夫?”

  齐昭病了那么多年,自然知道,他想了想说道:“京城好大夫是多,但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治好,但我想着,咱们还是得试试,今年京城也要大变,回去京城也好。”

  他正打算如何回,如今倒是赶上了。

  一家子既然决定去京城给卫氏治病,便赶紧地弄了牛车,准备好行李,可卫氏急得不行:“这去了京城得花多少银子?哪里那么多冤枉钱可花!不去,不能去!”

  他们辛苦攒下来的银子是给福妞的,去京城治病干啥?她若是好不了,死了也就死了,但若是银子花光了,挣回来就很难了!

  王有正与福妞哪里容得了卫氏拒绝,硬是要带着卫氏去京城治病。

  末了,四人赶紧地动身了,正月底从小镇出发。

  他们这带着卫氏去往京城,也不能走地太快,何况这牛车本身也走不快,只能慢慢来,估摸着至少得个半个月才能到。

  原本王有正还怕走错路,却不知道齐昭对着路十分地熟悉,一路上倒是没有走错。

  福妞随身带了个小锅,走半日停下来煮些热汤热水的倒是都不错。

  可一路上见多了旁人的车,福妞便有些唏嘘。

  马车是比牛车跑得快,且人家那有钱人家的马车华丽又舒适,瞧着就很好,她私底下跟齐昭感叹。

  “若是咱们也有银钱买打一辆那样的马车便好了,我娘坐着也舒服。”

  齐昭给她锅底下添火:“你放心,总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