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4章:碧州困境(1 / 2)





  “赴汤蹈火倒不至于,倒是改日有空咱们得单独合计合计。”

  “是。”秦绵脆生生地应道。感觉老爷有需要她帮助的地方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

  果然,一听老爷要秦绵帮忙,其余女人纷纷请命,想要为李家尽一分绵薄之力。

  李权大笑着拦着两位小妾的腰肢:“你们呀,有这份心就够了。要帮忙的话,那就晚上……你们懂得哟……”

  众女纷纷脸红,但许久没听过老爷讲这些荤话,现在听听反倒觉得亲切。

  花园风景虽好,但还有许多东西没建成,多少让这美景失色许多。

  而小翠口中的三层楼阁也是在建造当中,房子已经建好,只是还没有上漆,没有雕花,不过那规格模样比曲溪县的天水阁还要大气别致,想想便能猜到当它建成时,必将是碧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站在阁楼边上能把碧州大半风景收进眼底。

  费了好些功夫才把整个花园的游完,李权脚都有些发软。

  黄昏以至,满园彩花被染了一层金,彩蝶也变成了金蝶,纷纷停在花瓣上休憩。

  李权谐美进入湖心小亭,粉色纱帘被秀气的小丫鬟撑起,然后送上做好的酒菜,好一顿一顿丰盛的晚餐。

  ……

  ……

  经过一夜的辛勤耕耘,总算将家中的旱田都灌满了水。

  家中虽有些麻烦,但看到家人过得都还不错,李权并没有什么担心的。

  第二天,李权收拾行装,老早就赶到了知府衙门。

  碧州知府李权来过一次,还是上次买官的时候,熟料再次回到这里时却成了这里的老大。

  这一次出任碧州知府不再像上次出任县令的时候。听说新任的知府大人到了,一群手下没一个敢怠慢,只用了半天时间,知府管辖下的所有官差全都到了。

  知府和县令给李权最大的区别就是官职大了,官威足了,总算有了点儿当官的感觉。

  迎接李权的是衙门府堂的典史头子,唤作张维。

  这货绝对是个马屁精,从李权到了的一刻开始便跟在李权身边又是端茶递水,又是蓄意奉承。

  等到所有人都到期了又跟个太监似的搀扶着李权走到的正门大院中。

  知府衙门跟县衙不同,县衙门庭直通公堂,而知府则多了一个大院,面积大了不少。

  李权想过知府衙门的规模比县衙要大得多,但看到在外面候着的官差后才意识到,县长和省长的差别还不止想象中的那么大。

  大院中的都是衣冠楚楚的文人,或官服,或便装,走在哪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此时,面对知府大人的时候,卑微之态比李府家丁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权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官员人数,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不等李权说话,下方官员已经按顺序开始自报姓名。

  “下官府堂典史史长春,参见大人。”

  “下官典史孟岩,参见大人。”

  “下官经历司经历秦文,参见大人。”

  “下官司狱司司狱朱腾,参见大人。”

  ……

  一个个官员纷纷自我介绍,李权就是神童也没办法记全。好在有张维在一边孜孜不倦地解释:

  “大人,咱们知府衙门设有府堂经历司照磨所和司狱司。府堂为大人处理日常杂事琐事,内有典史五人。下官便是其中头子,以后有什么琐事儿尽可找下官。经历司主要负责衙门开支,设经历一人,知事一人。照磨所掌勘磨卷宗等事,设照磨一人。司狱司掌察理狱囚诸事的机构,设司狱一人。剩下的便是衙役捕快,总计四十人,不在官职之内。

  此外,不在衙门当值的还有史户礼兵刑工六房,儒学教堂医学管。外职人员两百余人,但大人只要记住下方几位各工部长书,以及儒学先生和医学先生便可。”

  李权脸一黑,后背冷汗直冒。

  “尼玛!县衙跟知府当真有这么大的区别?看来游戏难度是从普通直接飙升至地狱啊!”

  “大人,大人。”

  “啊?”

  “您在想什么?官员们已经报过姓名。大人说两句吧。”

  “哦哦。”

  李权恍惚地回神,理了理新换上的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