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2章:最新战报(1 / 2)





  李权赞同陆游的说法,与其花费心思猜测别人的目的,不如用心加固自身防御。

  战术确定,事后的发展其实跟之前一样。既然之前一段时间双方都相安无事,那么,在没有出现重大的变故下,双方是不会贸然打破当下平衡的。

  如果这样下去,那就意味着李权又要过上无所事事的生活。

  李权不想接受这样的生活,可又没办法。但谁也没想到,那个打破双方平静的变故忽然间就发生了!

  三天后的清晨,丞相古柏派人召李权进宫。

  李权不以为意,因为自己在湖下修炼期间就没进过皇宫,更没批阅所为的奏折。也不知丞相有没有传召过自己,估计对方也是本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对现今两大派系的争斗采取不理不问的态度。现在丞相忽然要李权进皇宫,可能就是单纯地要李权去履行皇上临走时交代的任务。不管如果放松,该装装样子的时候还得装装样子。

  半年没进过皇宫了,不知是不是因为皇上不在,宫里的其他人都放松了,走到皇宫门口,发现皇宫地面布满了灰尘,看上去感觉有些萧条。

  车架到了宫门口就停了,李权从轿中下来正准备前往太和殿,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李大人别来无恙啊?”

  声音不是很熟,却又不陌生。回头一看,李权瞳孔便猛地收缩,脚步停住了,心中多了个大大的疑问:“李缘怎么也在?”

  本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儿,可没想到入宫之前碰上李缘。丞相一直都避免让两人见面,今日见面肯定是丞相刻意安排的。

  肯定有事情发生!

  李权心中有了决断,脸上隐隐有些不安。

  李缘神色自若,但略显杂乱的脚步落在李权眼中,心境恐怕跟李权相差不多。李权也不说话,默默地等着李缘,等对方走进了才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李缘倒是一点儿都不客气,欣然地受了李权一礼,快速地往皇宫走去:“李大人,丞相急召,说不定有什么大事。快些走吧。”

  短暂地照面,看不到对方脸上流露出半点儿恨意。

  两人的先后到了太和殿,殿中一张简易的案几上摆满了奏折,许久未见的丞相感觉瘦了一圈,眼神中透着浓浓地倦意。

  “李大人,皇子殿下。”古柏慢腾腾地朝两人施礼。

  李缘随意地摆摆手,问道:“丞相,今日叫我来应不是只为批阅奏折吧?”

  丞相点点头,默默地从奏折中翻出一封八百里加急,展开,指着上面道:“两位请看,这是前方最新战报。”

  “战报?”李权起疑,“以前传回京中的战报不少,不过像今日专程叫来皇宫看的时候却没有。那战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难不成是皇上战败了?”

  看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情况跟李权想的正好相反,不是皇上战败,而是皇上已经获得大胜,大庆铁骑已经成功收复夷州,皇上正准备会师南下进军大华。信中还说,大华朝战败军心溃散,面对皇上带领的大清铁骑没了战心,在皇上即将南下之际,大华递出了求和书。意思是要谈判求和。更关键的是,皇上竟然答应了大华的请求,现在双方正在商讨和谈的种种条件。

  皇上终于收复了夷州,这消息倒是不会觉得太惊讶,毕竟已过了半年,区区一个夷州怎能拖延两国的战斗?胜负是迟早要分的。作为庆朝人,当然会认为皇上会获胜,而且了解皇上的人更清楚,皇上是不可能输的。至于这场胜利,其实比大部分人心中期待的要晚很多。所有人都认为,收复夷州不过是弹指间的问题。结果这照面第一战就拖了半年之久,民众都开始担心,战斗到底会怎样?

  好在胜利之声终于回来了,至少能在几天后让京城乃至全国的民众安心。

  而朝中大臣利益争夺中的李权和李缘,关心的事情不会这么单纯。

  信中内容还很多,收复夷州只是个开胃小菜,后面大华求和才是关键,皇上答应求和更是关建中的关键。

  首先,大华在夷州战败后立即提出求和请求让人觉得很诧异,至少让大殿中的三人觉得不可思议。

  大华既然敢在大庆安插白莲教,拥有这种胆魄的国家怎会在一次失败后就求和呢?而皇上回师离京时那种决然的态度也不像是甘心割地求和的。

  可事实就是让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