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第144节(2 / 2)


  若是普通种植,这时候就可以直接下南瓜子直接播种。不过朱襄第一次种南瓜,稳妥起见,先育苗再移植。

  育苗时不需要施肥,甚至不用浇太多水,只需要在土壤干透时喷洒一点水,一个月后,南瓜苗就可以移植了。

  “等下一次早春种植的时候,只需要在地里施足底肥,直接播种即可。”朱襄道,“南瓜很好养活。”

  朱襄是个取名废,多用后世的名称。他闭着眼睛瞎称“南瓜”是吴越地区传来的瓜,所以叫南瓜。因为成熟后是金色,又叫金瓜。

  反正别人没见过南瓜,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南瓜植苗也很容易。田地不需要起垄,直接将田地划分成间隔半米左右的土块,进行平畦种植。

  因为要在南瓜之间种菽,朱襄将株间距离隔得远了一些,中间种菽,菽还能给南瓜提供肥料。

  南瓜只需要施腐质绿肥即可,后期追加粪肥。

  “等南瓜藤蔓长到三十厘米……一尺左右,就要开始扎架子,把藤蔓绑上去。”朱襄道,“看懂了吗?”

  李牧拿着纸笔记录好朱襄说的话,道:“前期很简单,扎架子和绑藤蔓还要你继续教。”

  朱襄道:“到时候我再教。”

  李牧学成后,就“转职”成为屯田将军,有些忐忑地拿着朱襄给的救荒南瓜种子,去军屯田地种田了。

  咸阳学宫部分学子跟随李牧一同进行农业指导。

  在跟朱襄入蜀前,他们还分各种学派,以儒家为最多。

  现在他们都只称自己是咸阳学宫学子,并在私下自称朱襄的学子,朱襄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派别。

  无论是游说富豪、律令执行还是指导农学,他们都做得像模像样。

  这些弟子都不是后世留名的人,但朱襄从中发现了几个人才好苗子。

  他很期盼将来能在这些学宫弟子身上收获意想不到的好感度礼物——能上好感度名单的人,都被系统认定会为历史长河造成影响。

  李牧率领秦兵种植南瓜时,朱襄继续指导农人在灾后如何补救田地。

  经过农人的努力,田地里多余的水已经排出,淤泥和腐烂树枝杂草被清理干净,农人们小心翼翼地清洗擦拭每一株粟上的泥土。

  这是个细致活,动作稍稍重一点,就可能损伤粟株。

  农人们就蹲在田地两侧,一手握着水瓢,一手拿着破布条,全神贯注地清洗擦拭粟株,从晨光初现,到披星戴月,后世可以用洒水装置,而现在一个农人一天处理完一亩地都难。

  而清洗粟株是必要的事,泥土不仅会影响粟株穗子成熟灌浆,还含有大量病菌,不清理干净,就会让粟株腐烂。

  朱襄带着嬴小政旁观了一天农人擦拭粟株。

  他们没有下地干活,只是在田边地头观看了一整日。观看时,朱襄顺便教导嬴小政水灾后田地补救的知识。嬴小政与朱襄一起啃着夹了咸肉的馍馍,喝着凉白开度过了这一天。

  回去后,嬴小政对朱襄道:“农人真难,种地好累,粮食生长不易。”

  朱襄笑着揉了揉嬴小政的脑袋。

  始皇崽现在有了这样的意识,待他成为始皇帝后,应该不会因为自己立下了堪比三皇五帝的大功绩就大兴土木了。

  “政儿,舅父要指导农耕,精力不足。你的算术好,救济粮的发放由你负责。”朱襄道,“把你的算盘珠子拨弄起来。”

  嬴小政点头:“没问题。”

  比起整日读书,去琢磨前人寥寥无几的几个字中有多少种意思,在公务中学习,才是嬴小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反正就拨动一下算盘珠子,做些记账,又不累,就当玩乐了。

  寻常孩童,此刻精力都用于玩闹中。嬴小政认为自己已经过了喜欢玩具的年龄,应该把轻松的公务当作玩闹。

  朱襄摸摸自家胖外甥的脑袋。不愧是始皇崽,小小年纪就有卷王之姿。

  不过朱襄也认为,与其拘着嬴小政每日翻来覆去读那几本已经快被他背下的书,不如在实习中学习更有用。

  “每日按照舅父给你的日程表,劳逸结合,每日休息充足,断不可劳累。”朱襄叮嘱道,“若我哪日听说你不按照日程表休息,你就继续每日关在屋里听人念书。”

  嬴小政小胖脸脸色一垮:“非得午睡吗?睡不着!”

  “睡不着也要闭目小憩。”朱襄道,“每日午间闭一会儿眼睛,身体也会轻松不少。多睡才能长高,你不想长高了。”

  朱襄说完,还把嬴小政提起来颠了颠。

  嬴小政的脸色垮得更厉害。

  他在心里哼哼,自己在梦境房间中可高大了,等他长大了,也要把舅父拎起来颠颠。

  当南瓜藤蔓长到可以扎架子的时候,粟终于成熟,补种的菽也已经全部出苗。

  蜀郡种植的菽也是从戎狄那里传来的大菽,即黄豆,三个月就能成熟。

  菽成熟后补充一点粮食,南瓜和土豆成熟之后再补充一点,农人需要熬过的饥荒时间又短了一半。

  蜀郡草木丰盛,三个月的时间,对成都平原的农人来说不算太难熬。

  只是蜀郡东边丘陵地区的农人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丘陵的土壤层本就不太厚实,田地也很分散,大水冲刷之后,重新整备田地十分困难。

  山洪之后,还会引发山崩等次要灾害。

  朱襄虽然下令官吏去山间预警,但一是官吏人手不足,二是农人不愿意离开村庄,放弃田地,所以基本预警无用。

  洪灾之后的一月,老天稍稍给了蜀郡黎民一些希望,天放晴了许多天。

  但在天气放晴的那些日子,朱襄得到多起山体滑坡,村庄被掩埋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