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之走出大杂院第74节(2 / 2)

  任竞年笑了笑,望着顾舜华:“你想做的话就做,这么好的东西,我觉得不会没人识货的,实在不行,咱们以后提着清酱肉到处找路子卖,我就不信回不了本,家里现在有多少钱,你随便拿着用就是了,再说我也不是那么没本事的人,现在管道局待遇还不错,我也尽量攒着工资,以后如果顺利考上大学没工资了,我可以给人写文章或者打一点别的零工挣点零花钱,最近我也在看这方面的路子,总之不会真得把所有的担子都压你身上。”

  顾舜华瞬间被感动到了,鼻子有些泛酸。

  她确实有一些担心,怕万一投入了成本最后血本无归,也怕万一出了事被没收,尽管她知道将来的局势会怎么样,但到底不是自己经历过的,并不敢完全信任。

  所以她问任竞年征求意见,下意识还是忐忑,想让他帮自己拿个主意。

  而他的回答,恰好到处地把自己所有的担心徘徊全都熨帖妥当了。

  从国家经济政策,到小家的打算,以及将来他的想法,全都再合适不过地支持着她的想法。

  这时,任竞年伸出手,捏了捏她的手指头。

  饭店里有别的客人,旁边还有两个孩子,他并没多说什么,只是捏捏她的手指,之后笑望着她,眼神温和包容。

  结婚离婚几次,相守数年,孩子都有了,顾舜华却不争气地脸红了。

  她轻推开他的手指头,低声道:“你庄重点,小心抓你流氓罪!”

  任竞年便收回手去,正色道:“就算有钱,也未必能买到猪肉,猪肉不好弄,做清酱肉需要很多肉,该怎么弄到,你有门路吗?”

  顾舜华:“嗯,想过了,我爸不是有几个徒弟嘛,其中有个徒弟叫冯保国,他媳妇在王府井当销售员,据说家里有养猪场的关系,他之所以能被塞到玉花台来,就是因为这个关系在,就连我们饭店年根底下的年猪,都是他的门路。这次因为接待香港客人,他也算是立了功,跟着我一起转正了,加上我爸觉得他人品不错,对他照顾,指点他也上心,他心里感激,如果我想要后腿肉,他肯定能想办法。”

  之前冯保国弄来那个鲜笋,其实也是他媳妇那方面的关系。

  任竞年听着点头,又道:“如果要多做,应该是需要腌缸吧,后续还需要进行晾晒,东西多了太惹眼,如果在大杂院里做,肯定不合适。”

  顾舜华一想也是,她现在主要是围绕着能不能做应不应该做了,还没想过到底在哪儿做这么细节的问题。

  在大杂院里做肯定不合适了。

  爸爸是在做熏肉的朋友那里顺带做的,而自己如果量大了,也不好那么麻烦人家,必须自己找一个地方来做了。

  任竞年看她这样,知道还没想过,道:“这件事我是支持你做的,不过具体怎么做,我们得想周全了,具体地点,最好还是另外找一个。”

  顾舜华点头:“我打听打听吧,看看哪里能租到房子,偏远一点也没什么,关键是便宜安全。”

  任竞年颔首:“之前听你爸说,这个最好是从腊月开始腌,现在晚了吗?”

  顾舜华:“一般来说腊月开始腌,腌到开春就差不多了,不过现在也不算太迟,我和我爸谈过,用点心的话,没问题。”

  任竞年:“那行,我们尽快打听打听,筹备这件事,至于你们玉花台的审批,真不能指望。”

  两个人说着话,继续吃饭,等吃差不多了,便将剩下的菜给打包了,临走前又另外要了鸭架带走。

  这个时候,大部分条件没那么好,就是顾舜华没去玉花台时候还穷哈哈的不敢走近烤鸭店呢,普通老百姓吃不起烤鸭,但如果馋了,也能来烤鸭店,不进门,就在外面一个小窗户那里排队,排队买什么?买烤鸭店剩下的鸭架子,鸭架子不要票,也很便宜,大家伙买回去自己炖炖汤或者咂砸骨头上剩下的肉也够味,好歹是一个荤菜了。

  顾舜华倒是爱这鸭架子汤的味道,焖过的烤鸭,就算是鸭架子也带着醇厚的香,加了有水头的大白菜来炖汤,随便炖炖就能出奶白色的鸭架汤。

  当下看人不多,也就排了一会队,倒是顺利买到两份鸭架,这种鸭架很便宜,才几毛钱一份。

  提着沉甸甸的鸭架子,一家人往回赶,路上天又下雨了,只好拿袋子遮头上,抱起两个孩子沿着胡同使劲往家跑。

  这里湿淋淋地跑到了大杂院门口,就碰到了骨朵儿,她举着一把伞正要过去官茅房。

  见到顾舜华,她忙说:“舜华,你几个兵团朋友过来了,知道你们昨天搬家,特地过来给你温锅的,等了你们一会了,这不是赶上下雨,也没法出去,都等着你们呢!”

  两个人一听,赶紧进家,一进家才知道,是雷永泉王新瑞他们,就连常慧也都来了。

  雷永泉王新瑞他们过来,手里都没空着,雷永泉竟然带了一台无线收音机,王新瑞是一套簇新的背面,顾舜华打开后,倒是意外了下,竟然是杭州十八彩织锦绸缎背面,上面印着凤凰牡丹,一看就是好东西。

  顾舜华:“怎么送这个,都不便宜!”

  王新瑞笑嘻嘻的:“恭祝你们乔迁之喜和新婚之喜,这可是大日子!”

  一句话,把顾舜华给逗乐了:“得,别拿我们开涮了!倒是你,什么时候好日子啊?”

  她知道王新瑞最近相亲了,相到了一个,正谈着。

  王新瑞倒是也大方:“前几天才看了电影,我觉得条件还行,慢慢谈着吧,也不着急。”

  说话间,常慧也送了自己的贺礼,常慧条件一般,自然没雷永泉和王新瑞那么阔气,送的是一对带着红喜字的搪瓷盘。

  顾舜华拿起来看,喜欢得很:“常慧就是心细,我正缺这个呢!这个实用!”

  这种搪瓷托盘一般是来一个客人装花生瓜子,或者当暖壶托盘。

  常慧倒是不好意思:“你不嫌弃就好。”

  顾舜华:“这哪能呢,你们来我就挺高兴的。”

  其它几个知青好友,也都各自送了东西,反正贵贱都是一番心思,大多日常能用上的。

  这时候任竞年已经开了火,把鸭子给炖上,又把之前的清酱肉拿出来切了,等晚上时候招待客人。

  因为来的时候不好,晚饭只能早些吃了。

  王新瑞看到那清酱肉,也是意外:“竟然有这个,了不得,这可是好东西!”

  大家也都稀罕,顾舜华见此,干脆将剩下的都切了给大家伙,让大家伙吃个痛快,一群人吃得高兴,连连夸,都说今天有口福。

  边吃边说话,顾舜华这才知道,常慧托儿所的工作已经转正了。

  提起这个,常慧有些兴奋:“转正了,心里也吃了定心丸。”

  顾舜华听这话,便看了一眼雷永泉,雷永泉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只是在顾舜华看她的时候,冲她笑了笑。

  顾舜华便不再提这话茬,反而问起常慧相亲的事来,当着雷永泉的面,常慧显然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提起,之前相亲的那个不合适,她打算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