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5章走礼(1 / 2)





  四月二十三吉日,朱守林早早出门上朝,随后他带着陈宁策马奔到了郊外的湖边。

  陈宁问:“大人这么急着来此有何事?”

  朱守林道:“捕两只大雁,今天走礼。

  陈宁欢喜起来:“好,我帮大人。”

  两人伏在湖边,不多会捕两只大雁。朱守林吩咐陈宁:“拿好,别让它们受伤,过了礼,就放了它们回来。”

  朱守林将大雁带回,请了官媒去了柳芸曾经住过的小宅,他让夏荷与冬梅以柳芸姐姐之名收礼。直接过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五礼。他之前对柳芸道:“咱们两人都没有长辈,亲人,所以过礼之事比别人简单。”

  他们也不能按平常人一样走礼,柳芸的生辰八字都拿不出来。

  柳芸笑:“我们有圣旨赐婚,别的都不重要。”

  夏荷与冬梅回了朱府后对柳芸道:“主人,大人很重视您,今天亲自去捕了两个活大雁走礼。彩礼给也厚,册子上写着的,您一会看看。”

  柳芸接过册子问:“大人呢?”

  “他们又去放大雁了,说让它们活着的才吉利。”

  柳芸翻看册子,睁大的眼,看不出来这人这么有家底。凤阳有房有地有田产,朱守林将自己的所有家财全交给了柳芸。

  柳芸看着这些产业有些发愁,不知如何打理,城外的那所田庄她还没去看过。她早出晚归哪有精力管家里的事务。

  她看了几眼夏荷与冬梅,招手让她们过来:“你们俩人同我们是一家人了,以后这些都交由你们管理,。”

  她将手上的册子交给两人:“我的那些也交给你们,放在一处。我同大人的财产不用分开。”

  夏荷接过册子,诚惶诚恐:“奴婢从没管过这些,万一出了差池。”

  “学嘛,谁又不是天生会。”

  冬梅行礼道:“恭敬不如从命,奴婢二人认真学,好好管。”

  待夏荷与冬梅又接过柳芸的几册帐本时,睁大了眼,帐上好多银子。

  柳芸对她们交待:“香满园酒楼每月初一都要交帐目与银票。你们收下后写在这帐本上。另一本是茶楼的帐目,他们是半年一次结算。我每个月给你们一笔银子做为朱府的开销,支一笔,你们就用一个本子记下帐。”

  她又问:“你们俩人在宫里是多少月银?”

  夏荷与冬梅忙道:“如今我俩人跟了主人,不用月银了。”

  “那怎么行,身上有银心不慌。”柳芸道:“这样吧,我同大人商议一下。”

  快天黑了朱守林才同陈宁回家,柳芸迎上前去:“大人今天这么晚才归?”

  “去安排几件事。其中一件是出巡的事了,锦衣卫要带十多人出去。”

  夏荷与冬梅见大人回来,忙去通知上晚食。

  柳芸疑惑地问朱守林:“大人,现在这个时候出去巡查什么?”

  朱守林见屋内无人,轻声告诉她:“圣上收到消息有人怀不臣之心,派我去查几位藩王。第一位是燕王,第二位是秦愍王。”

  柳芸笑,知子莫如父,圣上心里其实是知道谁生有反骨。

  秦愍王是皇上的二儿子,也是皇后生的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历史上记录马皇后生有五子,燕王是四子,燕王之亲弟是五子。其实,那是朱棣谋位后改的历史。这也不奇怪,在柳芸的那个时代,有人为长长久久做官,一再改年纪,改成同自己儿子一般大小。同样,为表示自己是嫡子,名正言顺为帝王,换个母亲又有何妨?

  为何朱棣改嫡母为亲母也是有原因的,太祖爷一再强调以嫡为尊。太祖爷的嫡子有三位,庶子二十多位。无论是何原因朱棣逼走建文帝他都没资格为帝,他为做帝王只能换母。

  两人见抬晚食的人前来,都不再说话。默默用完餐,两人坐在桌前喝着茶,柳芸对他提了自己对家里的事务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