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54)(2 / 2)

  这种过分亲近的相处日渐积累,就是谢安珩会对他产生不一样感情的根源。

  赵叔,我还有些事想跟你聊聊。谢行之彻底打定主意,午饭不能再跟谢安珩一起。

  等用完了午餐,再到书房这样严肃的环境里问他生意上的事,免得又被他黏黏糊糊动手动脚。

  他要让谢安珩慢慢习惯正常人之间的相处,亲近可以,但不能越界。

  赵鸿钧自然是有求必应:好,反正我现在也没什么要做的,想聊多久就聊多久。

  午饭时间一到,果然如他所料,门外响起汽车引擎的声响。

  谢安珩准点踩着时间回来了。

  咚咚。

  不到半分钟,谢行之听到他敲门。

  赵鸿钧有谢行之先跟他打了预防针,见状起身。

  门外的谢安珩脸上还挂着笑容,书房的门打开的瞬间,这个笑僵住。

  赵叔?

  嗯,是我,我和你哥我们俩谈话呢。

  谈完了吗?已经到午饭时间了。这一句明显是对着谢行之说的,语气都不一样。

  但谢行之微微侧头扫了他一眼:没谈完,还早着。

  你要是饿了就先吃,我们再多聊一会儿,你不用等。赵鸿钧顺着两人约好的台词道。

  谢安珩似乎仍然不死心,依旧眼巴巴地往谢行之那边望。

  但后者已经转过身,背对着他给自己斟了一杯茶:赵叔,把门关上吧。

  赵鸿钧对谢安珩歉意地一笑,阖上了书房的门。

  谢行之自然不至于把他跟谢安珩之间的小较量告诉赵鸿钧,对方只以为他的确还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和自己洽谈。

  但实际两人一上午已经把能谈的事都谈完了,谢行之也不可能放他走,除去生意,开始和赵鸿钧聊些生活上的趣闻。

  赵鸿钧起初有些意外,不过他也是个非常健谈的性格,有人愿意和他聊天,他向来是来者不拒的,何况这个人是谢行之。

  两人从他在德国治病一路谈到赵鸿钧近日旅游的见闻,赵鸿钧说得尽兴,爽朗的笑声就没停过。

  又过去将近一个小时,门外都没什么动静。

  谢行之心下微微放松,料想晾了他这么久,谢安珩该是明白他的意思,独自在客厅解决完午餐了。

  他这个念头还没结束,书房的门又是咚咚两声敲响。

  要说那回可是我赵鸿钧还在滔滔不绝他和老婆一起去海上钓鱼的经历,放下茶杯润润嗓子,懒得再起身开门,直接朝着门口大喊,请进!

  书房的门打开,一阵食物芳香扑鼻而来。

  谢行之回头便愣住。

  谢安珩竟然推着三层的小餐车,每一层都放满了菜肴,甚至有做工精美的小甜品。

  这赵鸿钧嘴唇动了动,也面露惊讶。

  反倒是制造出这场小骚动的谢安珩没什么表情,也不打扰他们,把餐车推进来就安安静静自顾自地为他们两个人摆盘。

  茶具都被他收走,也到了该用午餐的时间,面对这样勾人馋虫的菜品,说不饿是不可能的。

  安珩小贤侄这是自己做的菜?赵鸿钧问。

  谢安珩这才回答:对。

  我看你们兄弟俩都喜欢吃清淡的,口味也相似。赵鸿钧是个无辣不欢的人,只扫一眼就觉得这顿饭香归香,他是不太感兴趣。

  谢行之的计划被谢安珩这样轻轻松松拆了招,又是这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他坐着没动,却终于还是在谢安珩展开餐厅准备往他衣领里放的时候忍不住了:我和你赵叔还在讲话,你把这些端上来是做什么?

  已经快两点了,你原本肠胃就不好,做完手术更应该保养,不管什么事都不能不吃饭。谢安珩倒是一脸无辜。

  对对对,是这个道理,身体第一位,你又受了伤,更应该好好按时吃饭。赵鸿钧隐约察觉气氛有点不对劲,好像看着摆盘的架势,不是给他摆的,是谢安珩准备陪谢行之吃饭。

  刚好他也饿了,就起身告辞:那你们就吃饭吧,我老婆还在家等着,小谢兄弟,我们不如改天再聊?

  谢行之无可奈何,只得同意。

  赵鸿钧一离开,谢安珩自然理所应当地占了他的座椅。

  他坐下,将一个盛了汤的小盅打开,搅了搅,推到谢行之面前:你喜欢的甜汤,已经温热了,尝一尝?

  他虽然不动声色,看上去乖巧得很,但谢行之自打知道了他的心思,更能敏锐地从他眼角眉梢品出谢安珩情绪上细微的变化。

  这小孩占了上风,成功挤走了赵鸿钧,估计心里偷着乐。

  谢行之一口就能喝出来的确是谢安珩亲手炖的,甜度,火候都刚好合他的口味。

  满桌子的菜,就没哪一样是他不喜欢的。

  这个也好吃,刚打了霜的,很甜。谢安珩又给他夹了一筷子青菜芽,怎么样?这道菜是我第一次做,上回在饭局上尝到,感觉你会喜欢。

  几口暖汤下肚,谢行之食欲大增。

  很不错,我确实喜欢。

  谢安珩听了笑得更开心:那再尝尝这个,用它炖出来的汤浇在上面吃,特别爽口。

  这也是你在饭局上学来的?谢行之眉梢一挑。

  刚刚没发现,他这么一说,谢行之仔细一看,餐桌上有不少新鲜菜品都是谢安珩从前没做过的。

  对。后者点头,第一次碰到这个菜,我不懂吃法,只觉得汤好喝,就把汤全喝完了。

  没了汤,再去吃这条鱼,肉就会发柴,涩口。谢安珩轻声细语给他讲解,手上还没忘了接着帮他把食物转到小餐盘里,那家店就是专门做这种鱼的,经理过来问我们感觉怎么样,我这样不会吃的粗俗客人差点砸了他们的招牌。

  不用他描述,谢行之也能想象得到那家店的经理诚惶诚恐摸冷汗的样子。

  他忍俊不禁:那后来呢?

  后来我知道了正确的吃法,刚好有事又去了一回。谢安珩也跟着弯弯眉眼,那天谈成了生意,合作方也喜欢这种清淡口味,我就顺带给给这家店的老板说明了情况,找他偷师了一回。

  人家这独家秘方,怎么会教给你?谢行之当他肯定是编故事,实际另寻方法学来了这道菜。

  谢安珩也不在意:独家秘方也得有传承,或许我刚好就是入了那位大厨的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