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1 / 2)





  四本书摞在一起,书角有时常翻阅的痕迹。

  为什么霍戎要看这些书,答案呼之欲出。

  作者有话要说:  什么时候才能抱腿上讲题,望天

  第23章

  他忽然就想起来,他上次做语文试卷, 对着试卷一筹莫展只能抠头皮时, 戎哥也露出了窘态,他和赵远阳一样, 算是这方面的文盲。

  赵远阳知道他肯定不会,所以他通常都自己一个人完成语文作业。大多时候, 他还做不完,一般第一道选择题就会把他给难住。

  有些字他从没见过, 懒得翻字典了, 一些成语、诗句、诗人词人、作者,他更是闻所未闻, 要他去回答该作者的生辰卒日、哪里人士、得过什么什么奖、兄弟几人,他怎么答得出来!

  简直一个头两个大!

  再说文言文,他就更不懂了。

  现代汉语他还能看明白一些,可是这文言文他实在是没辙,所以但凡涉及到文言文的题目,他都不会做,连两道选择题都懒得敷衍填个选项上去。

  赵远阳原本已经放弃了这科目,反正语文老师也拿他没辙, 他不交作业、或者交了却空了许多没做的,也从不说他。

  这样下来, 他就更懒散了。

  赵远阳目光凝在那几本资料书上,这时,霍戎抬了个沙发进来了。

  那么重的沙发, 他很轻易地就抱起来了,手臂肌肉结实,因为用力而紧绷着。

  他关上门,继而打开书房的大灯,蜜色肌肤在灯光下泛光。他看见赵远阳正凝视自己,神情里有他看不透的东西。

  “阳阳?”霍戎轻轻蹙眉。

  赵远阳哎了一声,打岔道:“哥哥我有好多不懂的,你快给我讲讲。”

  霍戎让他坐沙发,说这个软。

  他也知道赵远阳是个懒骨头,喜欢窝在沙发上,他却不习惯软的东西,所以家里沙发,都是给赵远阳准备的。

  比起刚开学,赵远阳的进步已经非常大了。霍戎先把他那些不懂的题目给他讲了一遍,接着在他试卷、练习册、书上,挨个勾题,“这些题你重点看看。”

  赵远阳问为什么,霍戎说是因为典型。

  “还有这几个公式,要背下来。”

  他似懂非懂,点头,“哦,那我晚上睡觉前看。”

  霍戎又道:“语文书背回来了吗?”

  他点头,“背回来了。”

  “会背沁园春吗?”他看了赵远阳的考试题,有默写。

  赵远阳哑巴了,垂下头,硬着头皮道:“嗯……会一点点。”

  “那背给我听。”他声音很温柔,比老师温柔多了,吹拂在耳边,特别痒。

  赵远阳心一跳,嘴里慢吞吞开始背诵:“《沁园春·长沙》maozedong……”声音从这里,就开始弱了。

  他不会。

  他面露赧色,恨不得钻进地缝,明明老师上课抽他起来时,他都能面不改色地说一句:“我不会”。

  但到了霍戎这里,他就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

  也没几个字,怎么就背不下来了呢?他不是试过,可脑子是空的,无论背什么,一秒工夫就能忘光……字虽不难,但凑一起他就不懂意思了。

  “阳阳。”霍戎叫他名字。

  “在!”他抬起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霍戎道:“别的不会没关系,先把这句背下来。”

  赵远阳发问:“为什么?”

  “因为这句是名句、是考点。还有你们的课文《雨巷》、《再别康桥》和《大堰河》,这三首诗的考点是……”

  不过赵远阳也是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的典范,当晚看了一遍戎哥勾出来的那些“典型”和“考点”,后来就基本不再看了。

  霍戎是知道他脾性的,不厌其烦地给他讲,翻来覆去就是这几个类型的题,唯一不同的就是题里的数值。

  晚上还会抽他背诗。

  按理说,这么大量地做同类型的题目,很针对性地背诗,再笨也会发觉到没对。可赵远阳就是没发觉,只是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聪明了,咋全会做,还能做得全对。

  帮赵远阳关了灯,霍戎突然问了句:“阳阳,腿上的伤好了吗?”

  赵远阳下意识就在黑暗里应了声:“差不多……”话还没完,他声音就倏地停了。

  霍戎平静地嗯了一声,他的轮廓站在在门口的灯光那里,身材高大,眉眼深邃,“上完药再睡,我不帮你关灯了。”说着他将房间里的灯重新打开,这才替他关上门。

  赵远阳躺了会儿,心想他怎么又知道了?

  无解。

  他从被子里爬出来,找到医药箱,脱了睡裤潦草地上一番药,关灯,钻进被窝,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