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节(1 / 2)





  被贾赦刺激到了的贾政甚至都没在家里过完正月就急匆匆收拾了上路,当然,如此匆忙的结果就是王夫人期盼的诰命连文书都没有送上去。可怜元春,在宫中苦等一个月,却收到父亲急于赴任,没顾得上给母亲请封诰命的汇报,元春险些哭出来,若不是为了让母亲入宫,她何必折腾这么一遭?

  新皇听到元春哭哭啼啼的请罪十分厌恶,若不是为了让那个会下毒的女人能入宫帮他弄死老六,他何必浪费一个可以收买人心的机会,把粮道的差事交给一个无德无才又无能的家伙?贾元春又不是宠妃!

  然而厉声叱骂也无用,还容易被太上皇的人听到,新皇只好按捺下整治贾元春一家的愤怒,尽量用比较和蔼的语气继续诱哄她,让她另想其他办法弄到那王家秘传的□□,助他早日弄死成天在眼前得意洋洋晃悠的老六。他坚决不能容忍再出现一个可能像那个死鬼义忠郡王那样有机会威胁到他的皇位的障碍了。无论是侄子还是兄弟!甚至是老子!!

  元春被逼无奈,只好交代了一部分事实,例如□□出自王家,她舅父王子腾手上可能还有。新皇先是一喜,跟着却极其发愁。那王子腾本是他刚登基时候的经营节度使,可他不喜欢王子腾出身支持太上皇的四大家族,故而将他明升暗降,贬出京城去了,如今想把他调回来,难度可比把王夫人弄进宫大多了。

  于是,被逼着想办法的依然是元春。无法可想的元春只好花了重金找人传话出去,让祖母史太君设法把母亲王夫人带进宫来。史太君听了,便把王夫人装扮成了一个刻板严肃的中年嬷嬷,当成随行下人,将她带了进来。

  祖孙三代相见不免抱头痛哭,可是皇上派来监视的内监不停催促,元春无法,顾不得史太君的情绪,表示有话想和王夫人单独谈谈。史太君当即便掉了脸子,若不是顾虑身在宫中,怕是就要绷不住了。她一手养大了元春,却不想她仍旧是和王夫人更亲,若是如此,她哪里还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好处和尊荣?史太君的心不由再度动摇了一下,可是一想到已经出京赴任去了的小儿子,到底还是忍下了这口气,罢了,且看政儿的出息吧。可是心中仍是愤愤,深觉元春是个养不熟的。

  不惜得罪史太君终于换来和王夫人独处的元春急忙把皇上的意思转达给了王夫人,王夫人得知皇上知道是她出手弄死秦氏的时候吓得半死,好在元春马上就宽慰她,表示皇上想借她之力,除掉六王爷,并保证只要王夫人做得到,便一切既往不咎。

  王夫人仍旧心有余悸,连元春后面的话都没怎么听,到了时间,被庆妃派人强送出宫去,尤带着一身的冷汗。史太君拐着弯儿探问元春和她聊了些什么,却没有得到回应,也气得不轻,回去后仗着婆婆的款儿,很是让王夫人吃了些苦头。

  第156章 得偿所愿

  等王夫人终于能平静下来, 开始仔细思量元春给她布置的任务的可能性的时候,太上皇已经把六王爷领到了朝上, 并且安排了份量不轻的任务给他。皇上深为忌惮,越发频繁的催促起元春来了。元春焦头烂额,被诺大的压力逼得终于垮掉了。

  恰逢此时, 太上皇身边宠冠后宫多年的甄太妃也身体不适, 需得卧床静养。这么一来,被甄太妃掌握在手上的宫权便有了缝隙,皇后趁机向皇上谏言, 说了许多宫权被太上皇的后宫掌握着的劣势, 皇上便出头去支持皇后拿回凤印,重掌后宫。

  太上皇虽然不情愿,但却没什么好理由来阻止这件事。毕竟太妃掌宫权本身也是不合理的,若不是当时皇上宠信茜香国的贵嫔, 把皇后的凤印夺了给她, 太上皇也没有机会让甄太妃管理后宫。如今甄太妃身体不适,皇后拿回宫权顺理成章,太上皇无论如何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皇后重新拿回宫权, 然而还不等得意, 便收到了皇上的口谕, 命她将贾嫔的妹妹和表妹接进宫来, 理由就是侍疾。毕竟元春虽然位份不高, 可也是宫妃, 要两个没有封号的小姑娘入宫侍疾并不为过, 何况还是她的妹妹和表妹。

  皇上的意思是指迎春和黛玉,虽然今年选秀停了,可也不是说他就绝对不能纳妃了。顶多就是换个方法,例如把人家小姑娘弄进宫了,再折腾点儿什么不足对外人道也的内详,两个可人儿顷刻间就能到手。更重要的是,两人附带的那雄厚的背景——宁珊的权势,和丰富的嫁妆,由不得皇上不垂涎。事实上,他已经策划好几年了,好不容易今年可以实施,却被太上皇神来一笔给妨碍了,能善罢甘休才怪呢。

  但是皇后如何能让两个后台那么强硬的对手入宫?不管她知不知道皇上垂涎两人嫁妆的□□,光是这两个姑娘出身宁珊的府上就足以让皇后忌惮了,若是权倾朝野还掌握着两支极富战斗力的军队的宁珊的亲妹子入了宫,得宠生下龙子,她和她的儿子还有活路吗?

  皇后不傻,起码比皇上强一些。所以,她把养病中的元春宣到自己宫中,逼着她出面,去把她的同父亲妹和其他表妹招进宫来。皇后不会蠢到自己明目张胆的去反对或者破坏皇上的计划,但是她有天然的优势可以甩锅到其他嫔妃的头上,更何况,元春还是她宫里出去的女史,背主爬床是她一辈子抹不去的污点,也是皇后可以随心所欲踩她的理由。

  皇后说起让她宣召妹妹入宫的时候,元春心里理解的还是探春,虽然不明所以。然而等皇后提起其他表妹,并着重在“其他”两个字上重读了之后,元春就反应过来了,这说的多半是不要她那姑妈家的表妹林氏入宫,那么另外一个妹妹也能想到,指的肯定就是迎春了。

  迎春得了宁珊的青眼,入护国公府抚养一事元春早就知道,心里也未尝没有羡慕过迎春有那么靠谱的哥哥,且还愿意养活她。也哀伤了一回她那好读书的哥哥贾珠的早逝,顺带憧憬了一下宝玉日后官拜一品可以给她倚靠,虽然这个远景实在有些远,元春都不敢肯定自己能不能等到宝玉出息的那一天。

  回到凤藻宫偏殿的元春也很快想到了皇后今日找她的目的,她不觉得皇后会好心让家人入宫来看她,何况还有提及两个妹妹时的咬牙切齿,再联想到如今整日念念不忘弄死六王爷,不让任何人可能妨碍到他皇权的皇上,元春也明白了,这多半是皇上的主意,打着把迎春弄进宫来,好让宁珊辅佐他的心思。

  这倒是跟太上皇把璎华长公主嫁给宁珊大同小异了,就是不知道这父子俩谁更能争取到宁珊。

  依着元春的想法,若是迎春入宫,那么宁珊八成就会帮着皇上了,毕竟迎春若能生下皇子,到时候母凭子贵又有宁珊撑腰,把皇后挤兑下去也不无可能。那么宁珊就是国舅了,只会比现在更有权势。而璎华公主能给他的不过是个驸马的虚名罢了,况且太上皇又已经年迈,谁知道还能活多久?一旦太上皇驾崩,璎华公主的优势也就烟消云散了,毕竟她的同母兄长已经被追封了悼帝,稳稳压在了皇上的头顶,以皇上那小心眼,一旦没了太上皇,还会给璎华公主好脸色才怪呢。

  这么一想通,元春顿时感激起皇后的小心眼儿来了,迎春绝对不能入宫,若她成了皇上的后妃,宁珊怎么可能还会支持自己?她这一辈子岂不是就要默默无闻的结束了?这对于刚刚才看到一丝希望的元春来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在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元春的动作也是极快的。第二天一早,宫门刚开,凤藻宫里的小太监就拿着牌子在门口排队了。一共两个,一个是派去大观园的,让史太君和王夫人准备送探春和宝钗入宫;另一个则是打着出宫采买的名义,图谋借机溜去护国公府的。

  元春不打算做无名英雄,她要让宁珊知道,皇上打着迎春和黛玉的主意,而她“排除万难,不惜艰险”的帮忙挡住了。她要让宁珊欠她一个人情,这样以后才能挺起腰板进行交易,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只能空等着宁珊心情好了拉她一把,心情不好便几个月不传信入宫,让她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

  派去护国公府的小太监是元春的心腹,忠心又挺有能力的,脑子转的也快,比起大摇大摆的登门,他选择了在宫外蹲守,宁大将军一下朝,就发现自家小厮频频对他使眼色,等上了车,发现里头蹲着一个小太监的时候也就完全不惊讶了。

  不得不说,元春这个人情送的挺对宁珊的胃口的,虽然即使皇上下旨,他也有理由不把妹子送进宫去,但总归是会坏些名声的,而且让人知道皇上觊觎他妹子,想想都挺恶心。故而,宁珊爽快的吐口道:“回去告诉你主子,这个人情我心领了,以后有能帮上忙的,我会酌情帮她一次,不过,我做主,她没得挑。”小太监噎了一下,旋即温顺的应下了。等车拐出大路,眼瞅着没人,小太监给宁珊行了一礼,掀帘子跳车便跑掉了。

  而去大观园的那一个就正大光明多了,带着娘娘的口谕,自然被好生招待了一番。只是史太君和王夫人听说元春生病,都愁眉苦脸的,再听说要让探春和宝钗入宫侍疾,王夫人立马收了愁容,开始转着脑子想怎么回绝了。

  史太君倒是没想着拒绝,她只觉得大孙女也算可怜了,为了家里,只身入宫,苦熬到如今,好不容易旧年里宁家那小子松口答应支持她,终于有了点儿盼头,可如今龙种尚未怀上便卧床了,岂不糟心?若是家中有人可以去陪她,让她快些康复起来,倒是极好的。而且从另一方面来想,元春身体不适,皇上特意给了家人入宫伴驾的荣耀,也说明了元春开始受宠,这是好事儿。

  另外,史太君也不由想,若是三丫头能趁这个机会,入了皇上的眼,将来留在宫里帮扶元春也不错。毕竟元春也不再年轻了,这时候有了圣宠能不能生出龙子来都是问题,倒是探春年纪正好,容貌艳丽,心气也高。若探春能生下龙子,由元春抚养,他们在宫中的倚靠又多了一层,也是件好事。

  只是这么一想,那薛家的丫头入宫倒有可能绊脚了,毕竟探春无论是容貌身段,还是手段心计都是不如宝钗的。史太君不由担心这两个一道入宫,宝钗可能会成为探春的对手。虽说宝钗出身商家,地位低下,便是得宠也难有高位,生了孩子还是要靠元春的,但终究不如自己的亲孙女生的可靠。当下,史太君倒是和王夫人有志一同,开始想着怎么阻止宝钗入宫了。

  王夫人除了不想让宝钗入宫,更不想让探春入宫。不比史太君觉得哪个孙女生了皇子都好,王夫人可是只认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何况那探春就是明晃晃的心中刺,若是她得了宠,赵姨娘更要嚣张了,到时候自己这个正妻的位置能不能坐稳都是另说的。

  可怜探春还在屏风后心潮澎湃呢,嫡母就已经在设计怎么暗算她生病不得入宫了。倒是一同被叫来的宝钗多思量了一些,毕竟元春生病,想叫家人入宫伴驾,叫探春合情合理,可有什么必要特意叫上她呢?她可不觉得仅凭着省亲那天见了一面,那位高高在上的两姨表姐就会看她入眼了。一直以来志在宫廷的宝钗虽然欣喜于这从天而降的好机会,但常年的冷静也让她保有分析的理智,虽然一时半会儿难以想通。

  虽然皇上一路大开方便之门,但要入宫也不是一句话就可以的事情。元春派人传了口谕,探春和宝钗就可以开始做准备了;随后要等后宫之主的皇后派人来教导入宫的规矩礼仪,考察合格之后才会上报给皇后;跟着皇后请示皇上,再择合适日期派人接她们入宫;至于入宫后是被批准小住还是被挑剔一日即还就要看元春的脸面和各人的表现了。

  宝钗再次搬入大观园中,住在紫菱洲里,等待宫中派出教养嬷嬷,好和探春一道受训。

  王熙凤如今耳目灵通的很,宝钗前脚离开梨香院,她后脚就派人去打听了究竟。薛姨妈欣喜女儿可以入宫得见天颜,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竟主动跑去跟凤姐儿一吐为快。凤姐儿磕着瓜子儿把事情都打听清楚了,回头便命人送信儿到护国公府上去。究竟这事儿是好是坏,他们是坐视不理还是出手搅和,亦或者是锦上添花,都需要宁珊来决定。

  宁珊今天听了两遍宫中贾嫔招妹妹入宫的消息,甚是不耐烦。他如今正享受着璎华公主肚子里频繁的胎动,见凤姐儿派去的丫鬟小红口齿伶俐的转达完,随口就给打发了:“去回你们奶奶,只说随她意。”

  小红不敢追问宁珊,但也不敢就这么回去回话给凤姐儿,便甜甜的奉承了给她领路的婆子,说难得来一趟,要给太太并姑娘们也请个安才好。那婆子见小红也不过是自家孙女的年纪,嘴甜娇俏,生的又可人疼,要求也合理,便答应了,一面派人去请示平婆婆,看可否让小丫头进后院去见姑娘们,一面带着小红先往邢夫人处过去,她那里倒是没什么忌讳的,而且儿媳妇派人给婆婆请安也是理所应当的。

  邢夫人听说宫中元春生病,还暗暗趁意,但是一听探春和宝钗都要入宫,心里小算盘也打的噼啪响。第一个念头就是跟史太君和王夫人一样的,想着这两个丫头会不会有大造化,跟着就开始发愁,生怕这俩得宠,跟元春沆瀣一气,相助二房,平白给他们添堵。再然后就琢磨开了,畅想着自家的几个姑娘会不会有这个运气,幸好这念头才一起,她自己就给打消了,瞧着宁珊夫妻俩素日里满心不敬皇家那样子,多半是不乐意家中丫头入宫的,她还是别去给自己找丢脸了。

  小红瞄着邢夫人变来变去的脸色,心中暗自猜测这位太太会不会有什么吩咐。她素日在凤姐儿面前也很得脸,仅次于平儿、丰儿等贴身大丫鬟,故而胆子也不小,索性笑盈盈的问邢夫人道:“不知太太可有什么吩咐?若有,便告诉我,一道转述给琏二奶奶,也省的您老人家再派人跑一趟。”

  邢夫人恹恹的道:“二房的事儿,我吩咐什么?他们爱怎样就怎样。”

  陪房王善保家的帮着她主子表达不满:“娘娘是尊贵,咱们不敢说什么,只是凭什么叫进宫的是三姑娘和薛大姑娘?正经咱们家姑娘身份才高呢,还有林姑娘,四姑奶奶的独生女儿,嫡亲的姑舅表妹,难道不比什么两姨表妹亲么?”

  邢夫人急忙打断道:“少浑说,这是你的主意,可不算我的。”她生怕搅和进这里面去落个两面不是人,王善保家的一听,急忙闭嘴退出去了,可是到底心有不忿,便叫人去把她外孙女儿司琪找来闲聊。

  司琪作为迎春的贴身丫鬟,而且是从小伺候她,忠心耿耿到特意被从贾家带过来的,如今的地位也是随着她家小姐水涨船高,平日里除了贴身服侍迎春,什么都不需要做,连自己身边的活计都还有小丫头伺候着。而迎春也不是难伺候的,身边丫鬟又多,便轮流让她们放假,不用当班的时候只管自己休息玩乐。今日就是司琪休息,另有绣橘带人去服侍迎春,故而王善保家的带着一肚子不忿进来,司琪见了便询问原因。

  小红没有被允许进内院,平婆婆只同意派人传话去给姑娘们,告知她们琏二奶奶的丫鬟给她们请安了。因此迎春等人也未得知元春那边的事情,但司琪却从王善保家的那里听说了,偏她也不是个嘴严的,当晚回去当班,伺候迎春休息的时候,便毫无保留的给说了出来。

  迎春正梳着头,闻言一惊,手下一抖,险些揪断了一缕秀发。木樨急忙接过迎春手上的象牙梳子,又埋怨司琪道:“说话也不知道警醒着些儿,什么有的没的,都不看看场合气氛,没得惊着了姑娘。”

  迎春顾不得梳头,抓着司琪问道:“这是哪儿得来的消息?可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