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节(2 / 2)


  事已至此,瞒着也没什么意义了。宁珊挥手示意华嬷嬷去门口看好,别让人偷听,一面简要的把王家秘药一事讲了一遍。当然,他没有提及自己那夭折的双生兄弟和他们的母亲,只说了东府秦氏的身份和死因,将一切甩到太上皇头上,只说他想替自己的孙女报仇。

  宝钗当然不知道太上皇没那么慈爱,光是听说这件事就够她吓个半死的了,再一听下手的是她姨妈王夫人,牵连的是整个王家,而且现在她妈妈和薛家也被太上皇盯上了,当即泪流满面,爬到璎华公主脚边,也不敢去抱腿,只拉着裙角哭道:“实在是冤枉,那贾王氏夫人做的事情,与奴婢的母亲有何关联?奴婢的母亲未出阁前就不受宠,不然也不会被下嫁给商门了。至于奴婢那舅舅王子腾,一贯只和大姨娘要好,对薛家从来都是爱理不睬的,他们合谋做下这桩勾当的时候,薛家还在金陵,实在是一无所知啊……”宝钗是真的要被吓死了,毕竟义忠郡王才死了还没凉透呢,弄死他的人都是什么下场还历历在目,她可怕薛家也落到那个地步。

  这当口,宝钗什么青云之志都没有了,只顾着求情讨饶,求了璎华公主又求宁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什么颜面什么形象,全不顾了,泪如雨下的完全没有梨花带雨的美感。华嬷嬷见了,反倒没那么讨厌她了——这姑娘是真把她们薛家放在心上,不是嘴上说说的。

  宝钗这一哭,两个女人懵了,宁珊却来了灵感,轻喝一声,制止宝钗道:“想保命就别哭了。”宝钗瞬间收了眼泪,满含期盼的看着宁珊。宁珊有些别扭的轻咳一声,道:“你要想薛家没事儿,首先就要证明薛家确实没掺合这件事;再次就是要立个功,这样我要好在太上皇面前提你求个情。”

  璎华公主仍旧跟不上宁珊的思路,但却可以在华嬷嬷的提示下懵懵懂懂的照本宣科道:“本宫也可以保证向父皇求情,饶你一命。”宝钗顾不上谢恩,急忙讲条件道:“奴婢这条命不重要,还请饶了奴婢的妈妈和哥哥。”璎华公主胡乱摆了摆手,就当是答应了。

  宝钗心中定了一半,抹了把眼泪,主动请缨道:“请给奴婢一些时间,让奴婢想办法从姨娘那里套出些情报来。至于公主和驸马都说奴婢的娘亲手上也有那秘药,这是真的不知道的,也从未听说过。只是奴婢保证,若有,一定设法弄来。若没有,也定会想办法问出来看王家是否还有。”

  宁珊点点头,暗道:这姑娘果然聪明,跟她说话可省力多了。虽然说是靠着神来一笔把她吓唬住了有些胜之不武,但先把事情办好才是要紧,大不了以后多补偿她一些,让太上皇给她封个高位也就是了。当下想通了,便道:“你且先起来,把眼泪擦一擦,今晚回去好生想一想,明日让公主派人送你回去,你看你都需要些什么,要哪些人帮你,一次想清楚,说出来,早些把事情办好,咱们彼此都轻省些。”

  宝钗被华嬷嬷扶起来,一边拭泪一边道:“明日还请公主先派人去通知奴婢的母亲,告诉她奴婢如今做了侍读女官才伺候公主。再过一日,奴婢再回去,只说是公主娘娘给了恩典,许奴婢回家探望母亲,那时候,母女单独相处,许多话才好问。”

  华嬷嬷见这姑娘已然被策反,口气顿时亲切了三分,安抚她道:“公主是极和善的,你只需忠心不二,等这事儿办好了,必然会有嘉奖。”华嬷嬷本来还想说保证到时候送她入宫做妃子呢,可宝钗已经被吓破胆了,只盼早日离开京城,离贾王氏远远地,别被她带累了薛家。当下也顾不得修辞,急忙请求道:“待这事结束,只求公主放奴婢回家,届时薛家回归原籍,再不上京了。”

  璎华公主还在琢磨怎么送她入宫呢,也没反应过来,只按照自己的思路道:“回原籍?那你想省亲可就难了。”后妃省亲本来就是几朝都难得一见的,而且也只有在京的才能省亲,家远的就只能眼巴巴看了。

  宝钗哭笑不得,她哪里还敢去掺合皇家的事情?什么青云之志也没有命重要,何况还不是她一人的命,就算不考虑薛家旁的人,她也得管她妈妈和哥哥呢。素日那些大志向,在皇家面前就像个笑话一样,人家动动小手指就能按死她,可笑她还一直做着白日梦呢。

  一连两日的大起大落压在这个十几岁的姑娘身上,还没彻底垮掉已经是奇迹了。现在的宝钗已然大彻大悟,若是身后有个高僧推一把,立地成佛也不是难事儿了。宁珊觉得有些抱歉,毕竟这还是个小姑娘,比他妹子也大不了多少,虽说心眼子多了一些,可人不坏,他们一家子这么欺负人家实在有些过了。

  璎华公主虽然没有欺负人了的自觉,但看宝钗哭的都快脱水了,也心有不忍,道:“你不用回公主府了,先在这边住下吧。”

  华嬷嬷自动自觉拉开门,边往出走,边道:“我这就去找大姑娘给她安排。”

  宝钗也很自觉:“奴婢一定尽快把这件事办好,而且不会出现在您面前碍眼。”她也知道,就凭自己这个长相,搁在哪个身怀六甲的主母跟前都是不讨好的。经过这件事,她算是彻底把那些高远志向都丢开了,比起那些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她还是先顾好自己和薛家满门的小命才是要紧。

  宁珊摸摸鼻子,总觉得今天发挥的有些过了,平白把人家小姑娘吓得快成了个鹌鹑着实有些难看,讪讪道:“日后薛家若有什么事,只管来找我,能帮把手的绝不推辞。”

  宝钗笑了笑,轻声道:“宁大爷,还要多谢你,让我看清了也想通了。”

  宁珊越发不好意思了,欺负贾赦和贾琏乃至贾珍贾蓉贾蔷加起来都没这么尴尬的:“薛姑娘,你还小呢,未来不可限量,别就这么灰心,日后定有大好前程呢。”

  宝钗果断拒绝道:“您是说给皇上做妃子?算了吧,人各有命,那不是宝钗的命,不敢想了。”

  璎华公主今天到现在才终于听懂一句了,她神烦宫里那些妃子,最乐意听瞧不上她那皇兄的人,何况宝钗还是她欣赏过的,当即笑道:“那你就安心给我当侍读吧,将来瞧上了哪家才俊,我替你说合。”

  宝钗微微一笑,也不当真,告退而去。

  第166章 乱世之前

  公主府派出了几个內侍, 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薛家, 把薛宝钗的下落交待了一遍。薛姨妈又是惊又是怒又是郁闷暂且不用说,王夫人却十分趁意, 甚至都后悔没有顺便把探春也一起扔过去算了。

  又过了一日,宝钗被送回梨香院,对外的说法是公主有孕在身,暂时无需侍读, 怜悯女官与家人分离, 叫她暂且回家居住, 待日后需要伺候再入府。

  薛宝钗来去匆匆, 上到贾赦邢夫人,下到迎春黛玉惜春, 谁都没搞清楚来龙去脉呢,这人就已经不在眼前了。贾赦是抓心挠肝的想知道究竟, 顺便还很好奇,就凭薛宝钗那个姿色,为什么自家大儿子竟没看上眼;邢夫人和惜春则十分趁意;迎春不愠不火的照旧管家理事,对于一个大活人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表现的视若无睹, 偶尔空闲了才拉着黛玉悄悄讨论这件事。

  黛玉好奇心颇重, 兀自猜测了不少理由,可是又都不能做准。她虽有心去跟岳嬷嬷撒娇打听, 但后来得知那日岳嬷嬷不曾在场, 只有华嬷嬷陪着宁珊和璎华公主夫妇, 当即便歇了念头——岳嬷嬷还肯宠着她们, 华嬷嬷可就不好说话了。

  宫中,甄太贵妃已经过了大内偏宫二十一日的停灵之期,钦天监算好了日子,准备启程请灵入先陵。本朝太上皇为自己修建的陵寝地名曰孝慈县,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前前后后少说也要一月光景。

  太上皇和皇上自然不用去送陵,但六王爷和七王爷并皇上那几个成年了的皇子却都得去,除此之外,但凡有爵位官位在身却无需日日上朝点卯的朝臣并一众在宫中陪着守灵的诰命敕命也需得一同前往。

  宁珊家里照旧给璎华公主报了产育,免于送陵;

  贾赦和宁珊都要上朝,也不用去;

  邢夫人却没有理由,只好不甘不愿的独自前往。惜春前次跟着入宫溜达了一圈,还在兴头上,这回倒是主动请缨要去,但没人同意,小孩子眼睛最干净,往那种地方去容易撞客,岳嬷嬷把人圈回来,让迎春拉着她一起学管家,拘着不许出门。惜春不高兴了好几天,直到迎春把她领去隔壁公主府游园,让她随意作画,这才忘了出门的事情。

  荣侯府那边贾琏要上朝,也无需送陵,但凤姐儿却得去,正好跟邢夫人搭伴儿,为此,巧姐儿被送到了护国公府,由黛玉负责照管。黛玉便日日领着她去给璎华公主请安,心里想的却是想借着巧姐儿给公主送一个女儿。都说见男得男,见女生女,黛玉还记着太上皇想抢宁家的孩子呢,因此一心盼着璎华公主生个女儿出来,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大观园那边只有史太君一个必须得去,幸好有东府的尤氏陪着伺候,这才没有去找邢夫人并凤姐儿的麻烦。王夫人守着大观园,薛姨妈守着荣侯府,姐妹两隔着一道墙,各自心事重重,郁闷难当。

  王夫人郁闷的是她的敕命和元春至今未能怀上龙子,而薛姨妈则是在郁闷宝钗被选为公主侍读,送出宫不说现在还给送回家了,看这个架势,当嫔妃基本无望了,想跟着驸马做小都没多少可能。

  宝钗倒是淡定了许多,自从回到家里就紧锣密鼓的催促薛姨妈整理家业,一面又派人去寻薛蟠,让他速回金陵老家,重新置办家产,安家落户。薛姨妈不明就里,还不肯走,只说京中有娘家有娘娘,她们住在这里才有靠山。宝钗便假意哭着说自己成了过去小姐妹们的奴才,跌了面子,在京中住不下去了,定要回去金陵。

  薛姨妈心疼女儿,暗骂了王夫人和元春母女俩不下十回,又拼命安抚宝钗,甚至把她和王夫人早前私下商量的跟宝玉做亲的事情都告诉给宝钗了,意在向女儿保证一定给她找一个品貌双全的贵婿。可宝钗一早就没看上宝玉不说,又对京中掺合进皇家的生死吓破了胆,执意要回金陵。母女俩争执不休,家业迟迟整理不下去,倒是宝钗私下里派了管事去找薛蟠已经有了眉目。

  急于跑路之余,宝钗也没忘了身负重任,旁敲侧击的向薛姨妈打听过去王家执掌海贸的事情。薛姨妈脑子不算灵光,对女儿更是毫无戒心,没几日便被宝钗问出了她知道的全部事情——王家果然趁着海贸的便利,私下里跟外族往来交流,王家库房里放着不少外藩之物,因为稀少,价值极高,许多甚至是寻常王府里都找不出来的镇宅之宝。

  但也拜薛姨妈脑子不快又不受宠所赐,对于王家真正的□□,她不说一无所知也好不到哪儿去。宝钗起先还小心翼翼的试探,后来发现薛姨妈知道的似乎都不如她多,便索性放开了说,直接将那秘药的药性都讲了出来,薛姨妈却听得一直笑,只说世上哪里有那样不知不觉便叫人虚弱致死,连太医御医们都查不出的□□来。还说宝钗是不是瞧了什么野史话本,那些书都不好,不要多看,免得移了性情。

  宝钗忧心忡忡,一方面怕自己完不成任务会有杀身之祸,一方面则是心疼母亲和姨娘同为王家女儿,可舅舅王子腾并当年的外祖父外祖母实在偏心,只宠着大女儿,把什么压箱底的好东西都给她,却让自己的母亲下嫁商户,穿不得凤冠霞帔,当不上诰命夫人,还连带的自己和哥哥一辈子低人一等。

  另一方面,宝钗也很高兴薛姨妈一无所知,这样就算将来皇家要追究责任,他们也能摘出去了。只是要从那个心机深沉手段也狠辣的姨娘口中套出消息实在困难,饶是宝钗素来自傲聪慧过人也不敢保证能斗得过王夫人。可是若不从她那里入手,谁知道王子腾什么时候才会回京?干等着他更加不切实际。

  没奈何,宝钗只得重回大观园,一面小意殷勤的讨好王夫人,一面伺机从她口中套出些话来。那探春原本见宝钗入了宫,还一心羡慕,可没几日便听说她非但没做成嫔妃,还被打发出宫了,一时又庆幸不已,只道自己没有同去反倒是好事儿。若不然,只怕这会儿也被打发出来了。只是过后想一想,仍旧不平自己没得着那么一个机会,入不得宫,见不到贵人,得不着赏识,她的终身就还要捏在嫡母手中。原先探春还抱着讨好了王夫人,给自己求一个前程的念头,在见识了王夫人的阴狠之后也心生怯意,只是除了王夫人,她也没有别人可以指望,因此还得忍着惊惧之心,越发讨好不休。

  彼时大观园中虽走了迎春惜春并黛玉,但新来的几个姑娘仍不时入内居住,倒也还算热闹。只是宝琴自史太君去送陵之后便挪出了蘅芜苑,跟着名义上的干娘王夫人住着。湘云也因为史侯夫妇都要跟随送陵而被送到了大观园,探春不再学宫规了以后便从王夫人的上房挪回到秋爽斋里,湘云便跟她住在一起。

  邢岫烟本来被安排在宝钗时常空出的缀锦楼中,这会儿宝钗回来了,她便想搬走,宝钗苦留不已,竟走不成,便一同住下了。宝钗每日里往来于缀锦楼和梨香院,时常对薛姨妈提起邢岫烟,竟让薛姨妈动了把她说给薛蟠的心思。

  然而转念又一想,只觉不配,可巧宝琴过来请安,薛姨妈一下子就想起了她那同胞兄弟薛蝌,顿觉十分般配,便起了说合两人的心思。只是时下正值国孝,也没人敢提,遂放在心上,却暗地里嘱咐宝琴多同岫烟往来,只说让她帮着宝钗照顾岫烟,未提的太明。宝琴本来也喜爱岫烟的人品性格,又有薛姨妈的嘱咐,便时时来往,偶尔还同宝钗一道邀请岫烟往梨香院去。

  时间一长,王夫人也注意到了,却只当薛姨妈是看中了岫烟,要说给薛蟠,心中不屑,嗤笑她到底是商妇,眼光卑微,一个贫家女也当宝贝似的,一面又暗暗瞧不起薛蟠为人,只觉得即便有好的他也配不上。不过这倒是无意中救了探春一把,因为原本王夫人是想把探春这个碍眼的庶出丫头折价卖给薛家的,她才不管薛蟠是个什么混账东西呢,横竖他有钱,一个庶出的贱丫头,换些钱来让她的宝玉娶妻更加体面,也是她的造化了。

  探春逃过一劫,宝钗却又被王夫人惦记上了。却是王夫人想弄薛家的钱,又没了探春这个借口,便再度打起了宝钗的主意。要说薛家刚来的时候,她也是瞧不上宝钗的,嫌她商户出身,配不上她那衔玉而诞又有着贤德妃姐姐的宝玉。可随后这几年里,他们二房就跟撞了邪似的每况愈下,娘娘的妃位被贬了,贾政的官职被撸了,她的敕命被夺了,连原本住的好好的荣禧堂都不是他们的了,沦落到如今阖家挤在一个园子里,倒要比之前更捧着那老不死的贾史氏。

  可是再看看薛家,虽说仍旧不如当年的光景,可钱财还是足足的。那薛蟠跟着大掌柜出门历练,究竟学的怎么样虽不知道,但后来的薛蝌却是个能拿事儿的,眼看着他帮扶着薛家的买卖。再有便是薛宝钗,进了一趟宫,一遭成了有品级的女官,虽说她也没瞧上这么一个女官的位置,更因为薛宝钗不是跟着其他公主,而是伺候那个跟他们家有仇的宁珊的媳妇,王夫人心里越发膈应的同时也少了几分敬畏。但终究这个身份配现在的宝玉已经不低了(其实这时候已经是贾宝玉配不上薛宝钗了),王夫人遂自以为宽厚的决定看在薛宝钗是她妹妹的女儿的份儿上,勉强给她这个荣幸。

  自作主张的王夫人便时不时的叫宝钗去怡红院跟宝玉香亲香亲,宝钗当然不愿意,可是碍于还要迷惑王夫人,从她那里弄出药来,也不好十分拒绝,便得不情不愿的去跟宝玉说会儿话。宝玉不会看人眼色,也不知道薛宝钗心里厌他,每常见了仍是兀自疯疯癫癫的,宝钗嫌烦,便日日拉着湘云陪她一道。湘云跟宝玉一样都是人来疯的性子,两人凑在一处便是大说大笑的,一点儿不背人,倒让宝钗在旁边把王夫人屋中的人员派系分布听了个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