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第70节(2 / 2)


  一行人抄的是陆上近路,翻山涉水是难走了点,但很快,直接越过平阴山支脉蒲丘,花了点功夫,避开刘军在虔州设的卡哨,就直接从后方直抄牟县。

  比明面上的水路,是要早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到的。

  路是不怎么好走的,但赵徵心情很不错,他不是软弱的人,得了纪棠的细心照顾,不管身体还是情绪都很快恢复过来了。

  另一个原因当然是纪棠感染了他。

  纪棠素来乐天开朗,最擅长在枯燥的事情里发现不一样的趣味,小伙伴原地满血复活了,眼下正是秋风送爽的季节,山林里的另一番景致她看得兴致勃勃的,甚至还怂恿刘元去采了长在悬崖边上的野梨子。

  她早就发现了,刘元也是个吃货。

  刘元偷眼瞄了瞄,主子微微带笑,面上并没不悦之色,他就像个猴子般窜出去了。

  这轻身功夫,上下陡崖如履平地啊,引得大家叫好连连,纪棠大笑鼓掌,很快刘元就摘了一大兜的野梨子回来了。

  皮黄澄澄的,个儿还贼大,比以前跑路那时她和赵宸吃过的野梨卖相好多了。

  纪棠挑了最大几个,给了微笑看着的沈鉴云和赵徵,她不忘评价:“这个比上次那野梨大多啦!”

  赵徵也想起了,接过野梨擦了擦,咬了口,是挺甜的,不过他觉得以前那次的也甜。

  他这么告诉纪棠,纪棠哈哈大笑:“那时候饿得不行,当然吃什么都觉得特别好啊!”

  啃了一个野梨当饭后果,她把果核一丢,笑道:“我们快些吧!估计赵宸该到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采采野梨揪揪果子,却一点没耽误速度,出了山后绕过卡哨,之后马不停蹄赶往牟县去了。

  牟县铁匠戚崇善。

  这人原先却不是铁匠,他是梁朝大将,性格耿直,又看不惯当时梁朝种种奢糜作风,最后被皇亲国戚排挤构陷,愤怒而走回乡了。

  当中还牵扯到些官司,被路过松鹤老人施计相助过,所以才认识的。

  这些还是听沈鉴云说的。

  纪棠冲沈鉴云露齿一笑:“到了牟县戚将军那边,怕要多劳鉴云你啦。”

  本来这场牟县之行,是不应该和沈鉴云同行的,毕竟才刚请了他出山,又马不停蹄走下一家,这样有点太那啥,不大好。

  正常应该歇一歇,等个三五个月,才再去的,就像原轨迹的赵宸一样。

  但现在明显已经没法等了。

  好在沈鉴云和旁人不同,他是松鹤老人的弟子,而这些人都是他恩师给推荐,有了这一层的瓜葛当然就不一样了。

  赵徵这边给歉意解释过,沈鉴云也并不介意。

  既然人都来了,这个优势纪棠当然不会放过的。戚崇善当初承了松鹤老人好大的恩情,沈鉴云先出面和对方说话,效果肯定立竿见影的。

  纪棠眉眼弯弯,话说得大方磊落,笑容阳光灿烂,沈鉴云微微一笑,说不出的洒脱优雅,他道:“自然。”

  他来都来了,这不是意料中事吗?

  更何况,他现在也是赵徵阵营中的人马了。

  不过他提醒:“戚崇善有一老父,现仍在县郊石矿狱监,若想请说动戚崇善,必先解决此事。”

  “否则,即便他再心动,也不会离开牟县的。”

  这个纪棠知道!

  原书有写的。

  戚父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拦下一个调戏邻居小姑娘的二流子,两人打起来,然后戚父抄起板砖敲了对方一下,不知怎地敲死了,然后就被逮到牢里去了。

  本来按律,这种助人惩恶过失杀人一般都是判流刑的,流个几年若碰上大赦就能回乡了,但那二流子家里和县令有点关系,使了钱把戚老爹判了个秋后处斩,后来邻居乡民纷纷求情闹得有点大,县令就改判了徒刑二十年。

  可戚老爹都五十多了,关个二十年,那不等于无期徒刑吗?

  戚崇善当时已经回乡打铁了,他外出闯荡回来也没有宣扬,外人并不知,他本是是个耿直的,他亲爹确实杀了人,他又没法干出劫狱这样事情来。

  于是就一直这样五六年了,衙门当然不可能让囚犯吃白饭,戚老爹一被判刑,就被拉到牟县西郊的石矿场,带着枷锁干最辛苦最累的活服刑。

  原轨迹的赵宸也没避过这一遭,纪棠当时知道的。

  “那我们先去石矿场吧!”

  赵徵今早接讯,赵宸昨日已赶到了牟县,拜访戚崇善第一次应该很不顺利,但他已经命人四下打听这戚家的情况了。

  下一则密报还没发回,但戚家这事儿相邻没有人不知道的,估计赵宸已差不多要往西郊石矿去了。

  赵徵他们来得时间刚刚好,不然估计再晚半天就有点麻烦了。

  那还等什么?

  纪棠一扬马鞭:“我们快走吧!”

  ……

  纪棠猜得一点不错。

  赵宸散出人手打听戚家,很快就收获了这个消息。

  从乡里对戚家父子的评价,再结合昨日傍晚见过的那个有着千钧臂力一锤子就能锤凹一整块烧红铁石、但脾气却和他的锤子一样又臭又硬的打铁匠,他马上敏锐锁定了关键点——戚崇善之父。

  把戚老爹救出来,这老头多年采石重活下来,不死身体也垮了,这份情戚崇善不承也得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