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卫七第160节(1 / 2)





  卫臻不免有些失望了。

  且怎么听,老太太这意思,怎么有种……得过且过,过一日算一日的意味。

  老太太可是牛人啊,是他们卫家的大拿,她这都要嫁人了,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太太不给她传授些个秘诀便算了,怎么有种奉劝她……坐吃等死的意味呢?

  卫臻越听,脸越皱巴。

  可越是如此,便代表事情的严重性。

  不就嫁个二皇子而已,怎么着连老太太都要放弃她了啊。

  卫臻有些不信这个邪,良久,只鼓了鼓脸,难得有些没皮没脸道:“祖母不用太过忧心,臻儿觉得吧,那二殿下又不是个吃人的,何况,祖母,您瞧,这么大一颗东珠人家说送便送过来了,今儿个还给臻儿送来了这么多的聘礼,给臻儿长了这么大的脸,祖母,您觉不觉得,那位从未露过面的二殿下是不是……是不是对孙女儿……”

  说到这里,卫臻只有些不好意思明言,言语间泛着一抹羞涩,良久,却又有些傲娇的抬了抬下巴道:“毕竟,孙女儿可长着这样一张明媚动人的脸,便是将金三银山全都搬来了,也并不稀奇,祖母,您说是也不是?”

  卫臻说完,还十分矜持的抬起纤纤素手,四下摆弄了一番姿色。

  而老夫人听了她这话后,久久没有言语,不知是被她的厚脸皮噎住了,还是被她乐观的心态堵得没话说,不知过了多久,只见她慢悠悠的将案桌上的那个锦盒拿起,然后又慢悠悠的塞到了卫臻的怀里,只幽幽说了句:“拿着你的宝贝珠子,打道回府罢。”

  于是,卫臻就这般明晃晃的被老太太赶出了院子。

  只临走前,老夫人忽而冷不丁问了一句:“方家那孩子……不打紧了罢?”

  卫臻听了这话后微微一愣,脚步也跟着一顿,良久,只缓缓道:“已大好了。”

  老夫人低低说了声“那便好”。

  便一脸嫌弃的将卫臻赶了走。

  卫臻与二殿下的这门亲事,老太太便再也没再过问过。

  倒是第二日,将赐婚给太子的卫绾叫了过去,好是叮嘱细说了一番,据说,卫绾留在老太太的院子里留了整整一个上午,府中开始有人传言,果真,还是六娘子嫁的好些,这不,连老夫人都如此重视。

  而究竟是六娘子嫁的好,还是七娘子嫁的好,这个话题,好似永远没有结论,而如今,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这个问题,此后一年,两年,数年,皆是整个卫家经久不衰的话题。

  不过,在聘礼下聘之前,押注六娘子的人要多些。

  而聘礼下聘后,那些见风使舵的,又开始将注往七娘子这边挪了挪,毕竟,“**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句话好似比较符合七娘子的,这人还没嫁过去,各数珠宝全都搬了来,果然,女子这张脸,生对了,便是王道。

  卫家的婚事准备的如火如荼。

  时间很快来到了八月。

  这两三个月来,前来卫家登门拜访的人是络绎不绝,不过,卫家向来行事低调,拜访的人多了,没多久,卫霆渊便称病告了一阵假躲在府里闭门不出,卫家一众人亦是谨小慎微,不准外出多事,卫绾卫臻两个待嫁女更是不再出门半步。

  这三个月里,京城倒是发生了许多热热闹闹的事情。

  听说,端阳郡主开始说亲了,说的正是阁老陈家之长孙陈大公子陈冲。

  听说太子日前在马场训马不慎坠马了。

  听说二殿下那个胆大包天的,竟丧心病狂的一举霸占了昔日陛下登基前在宫外的府邸邺王府,陛下不给他赐封,他竟鸠占鹊巢,直接在邺王府大肆摆起了婚宴。

  听说七公主日日挥着鞭子去郝家,寻世子苏的麻烦,一回,竟寻到了百花楼,只尖叫着要退婚。

  京城热热闹闹,每一日都每一日的热闹事。

  八月初一,卫家前往灵隐寺祈福。

  去的,正是卫家两位嫁入皇室的待嫁女,为了保护这二位贵女,卫家派了足足数十人护卫,卫家其余几位妹妹作陪。.

  第305章

  成亲之前一月内去庙里祈福上香, 几乎是整个京城待嫁女的习俗与美好愿景。

  不知是因推测到了卫家今日会去灵隐寺上香祈福,许多人想要上赶着套套近乎,还是马上便要临近中秋佳节,八月初一这日前往灵隐寺上香拜佛之人格外之多。

  一路上, 所行车队众多。

  尤记得, 当年刚刚入京不久后,卫臻便随行老夫人一行人头一回去灵隐寺祈福, 那时的卫霆渊不过小小五品官员, 那时的卫霆渊在户部任职,甚至都没有资格进入朝堂议事, 那时的卫家, 亦是毫不起眼, 那年去灵隐寺的路上, 卫家一路低调行走, 也给京城的各路贵人们让了一路的车道。

  不过短短三四年光景, 情况大变, 如今,卫家倒是成了众多车辆相让的那一个。

  这一番去灵隐寺,好巧不巧,亦是自那回之后, 头一回去得这般整齐的。

  既为了给卫绾卫臻祈福, 亦是为了给底下卫娴卫姮及卫眠几个祈祷求个好亲。

  因卫绾卫臻高嫁嫁入皇族的缘故,卫家一众郎君及余下几个不起眼的庶女,瞬间成了京城世家子弟及世家女中香饽饽的存在,这三个月来,卫家闭门谢客,唯独, 开了门庭,收了不少的求娶请帖。

  故而,京城有人戏言道,这卫家是靠着生养发家的。

  卫家底下这十数个子女他日若都成了家,京城半数世家都要被其收入囊下了。

  快到灵隐寺山下时,卫姮忽而悄悄拉开了帘子一角,一一报着数道:“切,奚家也来了,咦,那是陈家的马车——”

  说这话时,卫姮扭头扫了卫臻一眼,眼神有些意味不明。

  卫臻恍若未闻。

  卫娴倒是笑着道:“那郡主府是不是也来了?”

  郡主府与阁老陈家的婚事不胫而走,虽还未成事,却早已经流传在街头巷尾了。

  陈家乃清贵之家,陈大人更是当朝名嘴谏臣,陈家这般清流之家,配这郡主府,还是够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