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错换人生第152节(2 / 2)


  安然的小电影在脑袋里放了好一会儿,然而,宋致远压根就没有展现预料中的母子相见两眼泪汪汪,更没有接他老娘的话,只是皱着眉头,像平时教训俩孩子一样十分不爽地说:“你们打扰小安同志看书了。”

  老太太:“???”

  宋清远:“???”

  就连安然,也张了张嘴,没忍住翘起嘴角,死样儿。

  “你今天还没看书吧,赶紧进卧室好好复习。”宋致远几乎是把妻子推进卧室,又轻轻把门一关,这才冷着脸看向母亲:“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显然,对她们的突然造访,他有点不开心。

  “不是,哥,我们就不能来吗?你可是我亲哥啊三哥。”宋清远有点委屈地说,这三哥咋还跟以前一样啊,又臭又硬。

  宋致远这种线性思维的人,他最不喜欢的谈话方式就是答非所问,他问什么你答什么就是,不答反问的他也就能忍受安然同志罢了,唯一一个。“有事说事,你们来干什么。”

  宋老太太张了张嘴,她的三儿还是那个三儿,貌似结婚后有点变化,可实际本质上还是那个冷情冷性的宋致远,于是也不啰嗦,看向闺女,示意她说。

  “三哥,最近这两年你都没回海城看看妈,妈身体不好,我让她去看,她舍不得花钱,说是几个哥哥都困难,普通工人不像三哥,有津贴还有奖金,两口子双职工……”

  得吧,宋致远就是再迟钝也听出来了,原来是这两年他在京市出差,忘记给母亲送钱了。他颔首,想了想,“这确实是我的疏忽。”

  母女俩一喜,其实她们一路上都挺担心,就怕宋致远翻脸不认这笔养老钱,毕竟当初是他自愿给的,也不是说兄弟几个坐一桌商量出来的份子钱,他给不给其实全看心情,如果不给她们也没办法。

  果然,宋致远很认真的说:“好,那就给你们吧。”

  小猫蛋在门口,急得直跺猫脚,爸爸要把钱给坏姑姑,奶奶坏不坏是长辈她不敢说,但姑姑是坏姑姑。

  “每年八十,两年该给一百六,那你们退我六百,多的四十就当给你们来回的车票。”

  “什么?!”

  “三儿你什么意思,怎么还变成我们倒欠你钱了?”宋老太太的金丝眼镜都快掉地上了。

  宋致远一副很莫名其妙的样子看他母亲:“那年的八百你不是说借给宋清远作嫁妆吗?”扣掉一百六还剩六百四,再除掉车费,他没算错。

  宋家老太太腿一软,“哎哟”叫着,宋清远赶紧搀住她,“妈我们出去透透气。”居然就溜了。

  这个无情冷漠讨人厌的宋老三哟!

  第93章 三更合一

  猫脚脚剁了两下, 就乐颠颠站走廊上看热闹去咯。因为啊,她看见雄赳赳气昂昂来要钱的奶奶和坏姑姑就这么灰溜溜出了宿舍,站大门口说了会儿话, 气哼哼走了。

  宋致远推开卧室门, 见妻子一本正经坐窗前看书, 走了两圈,试探着问:“你就不好奇我怎么处理的的吗?”

  安然回头, 给了个很安心的笑容:“我相信你能处理好,不会让我和闺女再吃亏。”“再”字咬得可真不轻。

  宋致远摸了摸鼻子,好吧,看来对今天的处理结果她很满意。

  他以为安然是真信任他, 可安然呢?人前半分钟猫在卧室门后支棱耳朵的人, 她那是真放心?只不过这个结果她也很意外, 很爽而已啦。

  他每说一句话,她心就提到嗓子眼, 尤其说要给她们钱的时候, 跟剜她肉一样疼。

  这傻子, 对付起他老娘和亲妹子来,可真是毫不留情啊。

  反正他好好做人事, 她就好好跟他过日子,他不干人事,她又不是没钱, 出去重新买个大房子带孩子过日子不香吗?

  宋致远又转了两圈, 安然眼角余光看着,知道这爹是像闺女,想要夸奖呢,可她偏不, 维护妻子和女儿,不允许任何人哪怕是母亲辱骂她们,这不是他身为一个男人的本分吗?

  做好分内之事,有什么值得夸奖的。

  “要不你先做饭吧,待会儿我给你补课。”厨房那大猪头他是看见了,可他不会烧啊。

  安然想了想,把书放下,“成,那你给我讲讲你们家的事儿。”作为交换,她不想再被蒙在鼓里了,万一老太太和宋清远反悔,又转回来怎么办?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宋致远略微犹豫一下,还是说了。

  于是,安然一面劈猪头,烧猪头,卤猪头,一面听了一场宋所长的身世由来,哦不,准确来说应该是忆苦大会。

  宋父宋母在旧社会有体面工作,父亲经营一家推拿按摩会馆,其实也就是跟澡堂子差不多,服务的是街坊大众,挣点辛苦钱,还能请得起几名工人。宋母在海城女校当老师,工作体面,收入也不低。

  宋家一共五个儿子一个闺女,老大老二赶上旧社会最后几年,被送到港城留学,娶的也是那边的妻子,没有再回来。老四老五因为出生晚,但也赶上新社会的好日子,没过过苦日子,宋清远老闺女那更不用说,直到现在依然是宋家的老宝贝老疙瘩。

  跟安然原先猜测的差不多,唯独宋致远,作为爹不疼娘不错爱的老三,既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还承受了太多不该他那个年纪承受的艰辛。

  他虽然没说,但安然根据老四和他的年龄差推断,他应该是从来没喝过一口母乳,所以小时候才会经常三天两头生病。

  不仅是先天不足,他后天也很坎坷。不像大哥二哥能去港城,也不像老四老五嘴巴甜,宋老三小小年纪就跟工人干一样的活计,吃一样的饭,所以练就了一手推拿手艺。

  父亲忙着挣钱,母亲要交际要搞教育,直到他的念书天赋完全展露之前,他基本是家里的空气。

  后来父母发现他很能念书,倒是多了一点关注,但终究比不上老四老五,再后来嘛,解放了,老四老五上学了,母亲继续在区里中学当教师,父亲分配在澡堂里成为一名搓澡工,二人微薄的薪水无法养活这么多孩子,就开始逼他退学回家,好把上学机会让给老四老五。

  当然,没成功,他的聪明才智被当时还是一名中学教员的导师看中,直接给接到了家里,供他吃穿和教育,一供就是很多年。

  这么多年里,老四老五成功的成为新社会最受欢迎的工人,宋清远成为一名护士,老大老二因为一个去了r本,一个去了瑞士,幸好当年要去港城之前,宋父宋母就非常有预见性的把他们“过继”给了娘家非常远房的堂哥堂嫂,这几年也没因为这层“海外关系”对宋家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安然忽然就有点理解当时宋致远第一次看见小野时,那失败的“父女相认”场面了。从小没真正感受过父母之爱的人,非常理智的人,面对突如其来多出来的“孩子”,他能表现成那样,已经算很正常了。

  或许,自己重生一次,也是上天想让他感受一下天伦之乐吧。

  因为爸爸“表现”好,吃饭的时候小野专门给爸爸夹了好几块肉,“爸爸多吃点儿,补脑。”

  宋致远一愣,“可是,这是猪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