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错换人生第171节(1 / 2)





  安然就把钱拿给小野,让她去付了。

  “哎呀弟妹你们这是干嘛,该我们尽地主之谊才对。”韩启明很不好意思。

  “不是我请,是小野请师兄吃顿饭而已,您就别客气了。”

  别的都还好,在家常吃的,唯独蒜泥肘子和黄鱼,那是小野从来没吃过的,埋头就是猛吃,她吃鱼很有一手,又快又香还不会卡鱼刺,韩家两个小子没见过她这么快的也跟着呼啦呼啦下筷子。

  安然看韩老太太喜欢那道肘子,但没吃上几筷子,吃完干脆又打包了一份给他们提回去。今儿跑这大半天,真难为老太太了,在五十年后想让非亲非故的人带你买房子?那可是得付高昂中介费的!

  考试场地设在京市教育学院,距离他们住的招待所不远。因为韩启明教研室还有事,宋致远就借了他的车,第二天一大早就载着一家四口去考场踩点。

  这一次的竞赛采取完全当面竞答的形式,也是分段进行,有两种分段形式:年纪和年级。

  如果按年纪分段的话小野绝对是最小年龄段,也就是小学组,那对她没有任何难度,她不想“胜之不武”,所以选的是按年级分段,属于初中组。

  每个省每个组段有两个名额,石兰省的初中组是小野和另一个男生,很巧也是八一中学的,大老远看见小野和包文篮就打招呼。

  男孩名叫宁远航,见面先跟包文篮胸口捶了一拳,“怎么不等我。”

  包文篮嘿嘿傻乐,安然这才知道原来俩人是同班同学,宁远航还是他们班的数学课代表兼学习委员,平时说不定还借过作业给包文篮抄呢。

  安然客气的跟他聊两句,无非就是问他哪天来的,父母来了吗,住在哪里,有空去他们住的招待所玩之类的。

  然后,让宋致远看着孩子,她自己去把赛制了解了一下。

  跟那年的石兰省举行的差不多,也是分组抢答,小组胜出后,再以分数排名角逐出前六名。

  是的,这一次的获奖名额有六个,不分几等奖,就按成绩论排名,安然怎么感觉,这场比赛之后还会有后续呢?一般来说发奖状也就排到三等奖,最多再来个优秀奖什么的,这样论成绩排名的有点奇怪。

  回去把车还给韩启明的时候,安然顺嘴一问,他居然很奇怪地反问:“师父没告诉小野吗?咱们这一次的比赛要是能进前六名的话,是要冲击亚洲杯的。”

  “亚洲杯?”这是字面意思还是什么野鸡奖项啊,安然被后世那些假大空野鸡奖给搞怕了。

  “对,亚洲四十余国的联赛,明年九月底,小野是不是忘记告诉你们了?”

  安然心头一跳,“那去哪儿比赛呢?要……”艰难地咽了口口水,“要是能冲进前六的话。”

  “港城。”现在的港城是亚洲四小龙之一,是整个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安然怔了怔,如果能进初中段的前六名就能去港城,这时候的港城还没回归,去可是出国啊,她的闺女,这是有机会九岁就出国了吗?

  回去路上,安然冷静地跟宋致远说:“喂,你掐我一把。”

  宋致远哪里舍得掐她,就在她手上重重握了一把。

  “不对,你说咱们会不会是穿书了呀?”

  宋致远满头雾水,“什么书?”

  “一本以安文野为主角的玛丽苏小说,我们是她的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着墨不多的父母,其实故事线主要是她的成长和……”

  话未说完,宋致远吃了苍蝇似的看她一眼,直接不理她了。

  “喂宋致远,你就不觉着你的闺女很玛丽苏吗?”

  宋致远继续不理,通过她的讲述,他已经知道“玛丽苏”是什么意思,可在他看来,能参加全国性竞赛,冲到亚洲,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就这,就算得上玛丽苏?

  那将来他闺女要是成为新华国第一位女数学家,第一位轻型战机女设计师,第一位……那岂不是玛丽苏的n次方了吗。

  小安同志啊,还是胆子太小,太妄自菲薄。

  安然:“……”这父女俩真的太凡了,受不了了。

  接下来两天,安然的心理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以至于其他三人好吃好喝好睡,就她一个人失眠了,总是半夜莫名其妙醒来,看闺女睡得小猪似的,她又是掖被角,又是打扇子,忙到天快亮,其他人醒了,她开始睡觉。虽然知道这样日夜颠倒的作息不好,可安然的神经已经进入高度亢奋的状态,正常时间压根睡不着啊。

  终于,熬了两个日夜,竞赛的日子到了。直到坐上观赛台,安然整个人还是高度亢奋,宋致远和包文篮一左一右坐她两旁,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明明小野一点儿也不紧张,该干嘛干嘛,就妻子(妈妈)左一句右一句的叨叨,叨得小野耳朵都起茧子了。

  这下倒好,人小野在台上镇定地坐着,还有心情到处东张西望,就她安然女士已经完全进入应激状态,别人不小心碰到一下都能吓她一跳。

  有的省份和地区只有一名参赛者,这次的选手一共六十名,分成每六人一个组,意味着哪怕是小组第一,也不一定能进前六。

  十个组抽出场顺序,小野所在的小组还好巧不巧的抽到了最后一个。算上每个组的题量,等轮到他们的时候估计得下午了,其他人还好,老母亲又紧张起来,担心最后一个组出场会不会吃亏呢?会不会裁判已经乏了?会不会……一会儿忙着给闺女送水杯,保温杯里是泡的胖大海和西洋参冰糖,陈六福听说小野要来京市参加竞赛,直接请班车师傅给带到书城来的。

  小野喝了两口,“妈时间还早呢,你回招待所睡觉吧。”

  安然怎么舍得离开闺女哟,哪怕是打瞌睡她也得在闺女不远处打。

  宋致远和包文篮对视一眼,小安同志到底是怎么了?

  “姨父,我有个建议。”

  “说。”

  “就是,明年我妹真能冲出咱们国家,冲到亚洲的话,你自个儿带我妹去吧,可别让我妈去了。”我怕她会神精衰弱。

  宋致远难得的扯了扯嘴角,“嗯。”在他眼里,闺女还有啥不能的呢?不就是个小小的比赛,去一趟港城又怎么样,要是有条件的话,去欧洲也正常。

  不过,想是这么想,等比赛正式开始,他的心也不由得提起来,这次的题目明显比那年难多了,已经达到中考的难度了。不,在包文篮看来比中考还难,虽然知识点还是中考的,可难度是数量级的增长,刚开始他还能听懂大半,到最后几个抢答题的时候已经连题目都听不懂,或者是听懂也记不住了。

  譬如,就那么一幅一晃而过的清明上河图的节选,先是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由来和艺术价值,马上题目就问画里有几个人,几匹马,几只鸟啥的……一般人来说,第一反应都是下意识的跟着主持人的思路走,主持人念到哪儿,思路就跟到哪儿,谁有余力去注意画里有几匹马呢?

  这种题目考验的就是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