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83)(2 / 2)


  来到这边以后,黎韩非囤积相当多的空心塑料板,筏子依旧以竹子为底,做个十米长四米宽的筏子。当然,现在是做了四个一米宽的筏子,等能入水后再往一起拼。

  粗竹子为底,又在上面拼了一层细竹子。最上面是一层塑料板,既是保证了漂浮,也是有一定的防水。

  做到这里以后,就是越城再设计一下平衡问题,改动一些细节,让这个竹筏的成品不容易在海上的风雨飘摇中倾倒甚至侧翻。

  这些都是有很大讲究的。

  随后还是人员安置问题。

  江家兄妹无需多言,是跟着黎韩非走的。雷宁浩要等自己的父母家人来找他。

  剩下的就是窦林伟父女了。再不到一个月,学校那边就要开学了。窦妍妍在学校适应的很好,在学校的体验也不错。相较于年轻人,他们两个是最不想四处折腾的。

  等竹筏的底座造好了以后,黎韩非趁着窦林伟守夜的功夫,来到集装箱好好跟窦林伟谈一谈。

  窦林伟多少有些回避这个问题。

  黎韩非先一步给他免去了顾虑,只道:您不用多想,我们也只是想确定一下都有谁会去南极。如果留下来,我们就多留下部分东西。你们是去是留,其实对我而言不过是留下物资的多少罢了。您不想我们小年轻能闯,又带着孩子,就算留下来也能理解。我是我们走,有些东西是没办法带走的。到底是留给白叶澄,还是留给你,这个才是我最需要考虑的。

  窦林伟张了张嘴,听出了黎韩非的善意,抬头看向他住的窝棚方向。唇角多了几分无奈。

  第99章

  冰雪开始消融,黎韩非开始为离开做准备了。只是离开前,队伍里走多少人,留多少人是个问题。

  好歹咱们也认识那么长时间了。窦林伟看看头顶的窝棚,再看看黎韩非,不瞒你说,其实我家里,妍妍的上头还有个哥哥。如果活到现在,应该比你还大两岁。只是他没有福气,十岁那年,就因为淘气摔死了。两年多以后,我跟孩子他妈又要的妍妍。

  黎韩非第一次听窦林伟说这些。之前一直以为窦林伟四十多岁带着六岁的女儿,只是结婚晚罢了。

  毕竟这年头晚婚晚育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黎韩非默然,有些明白为什么窦妍妍被教的这么乖巧,以及窦林伟保护窦妍妍的时候,真的是能忍则忍,永远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已经经历过伤子之痛的他,真的是将这唯一仅剩的女儿当做了生活的全部。

  窦林伟又道:不过要说留下来,我也舍不得。我说了,咱们认识那么长时间了。当初你把我们带到这船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你一直没拿我们当外人,反而让我们过上了别人想都想不来的好日子。于公,我能体现我的价值,其实不该脱离这个团队。于私,我也真的当你们是一家人,妍妍也是一样。你说过此次过去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也正是这样,让你们离开去面对,我们在后面享受成果,我的心里又怎能过意的去?

  所以窦林伟在挣扎。一方面是太平平稳的生活,一边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家人。

  他陷入两难,所以一直回避这件事。

  黎韩非能够理解。如果是他也做不了决定。何况窦林伟本身就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

  只笑道:那算了,我就暂且当你留下来吧。左右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你可以好好想一想,或者多跟妍妍商量一下。妍妍虽说岁数小,其实主意也挺多的。若是你们留下来,除了温室留给你们之外,也会给你留下一窝鸡暂且养着。你是个勤奋的人,以后你来跟白叶澄合作生意。若是忙不过来,也可以雇两个人帮忙。白叶澄比较稳妥,实在信不过谁,找他应该没错。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黎韩非拎着灌满热水的暖水瓶离开了,窦林伟看着他的背影有些发怔,接下来就是更深层次的纠结。

  如果窦林伟走了,其实对于黎韩非而言是一大损失。他是个勤劳的人,老实肯干,又懂木匠活,是个不可多得的技术流队友。他们船上本身人就少,其中还有两个孩子。是缺乏成熟劳动力的。换大船以后,人手可能会更加不足。

  可黎韩非也不能以此来绑架窦林伟的想法,让他必须跟自己走。毕竟去找哥哥,是黎韩非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别人也这么做。这不合理,也不应该。

  所以,如果窦林伟真的不走的话,黎韩非就真的要考虑增加队友的问题了。

  只是系统一直没有给他新队友的提示,黎韩非自己找的话,多少都不放心。

  还是说让白叶澄帮忙找人?

  冰层表面的雪也开始慢慢融化了,冰雪下面的消融比冰雪上面更快一些。没过多久,伴随着表面冰层越来越薄,开始有大量水从水底冒出。要知道在水面还没融化的情况下,水冒出水面来,只会淹没冰层之上停靠的船只和木筏。

  黎韩非在这几天,先用雪将船附近包围起来,形成一道雪墙,然后又在雪的外面下端铺了一层塑料板,这样水过来的时候,先被塑料板阻挡。剩下的水被雪水挡住,给船只竹筏缓冲融冰的时间。

  随后黎韩非买了大量的盐,跟煤灰、炭渣混在一起洒在竹筏上和船周围,以此来加速冰雪的消融。

  期间塑料板还丢了几块。也不知是被贪小便宜的顺手牵羊了,还是被熊孩子带走玩了。

  好在第三天的时候,最后一点竹筏也从冰层完全解封了。

  江月东淌水将塑料板全部收回,次日水弥漫过来后,船只和竹筏成功飘在了海上。差不多是周围被淹没的竹筏、小船里唯一安全的。

  太阳出来的时候冰雪融化,太阳落山后冰川又会开始结冰。

  直到海面上仅剩的雪花不足以阻挡洪水了以后,大量海水冲破冰层汹涌而来。

  船只再度开始在风中飘摇。在第一场雨来临的时候,黎韩非在有些怀念的海上沉浮中,能清晰的听见外面冰川碎裂的声音。

  山上开始有绿叶冒头,树木上又生新芽。

  海浪一浪接着一浪扑上来,水涨船高之下,几日的功夫便淹没了山周围几米高的土地。

  上岸的塑料小桥一下子多了二十多米,知道此事,黎韩非终于带着急不可耐的内心跟越城一块到了政府船舶管理处,要求兑现他们的大船。

  一听说这边要兑现大船离开了,消息一传开,管电力的、工厂的领导都过来了,一块劝说越城留下来更有发展机会。

  越城给出的答案十分简单明了:先去一趟南极,回来直接去帝都。这个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讨论的结果。这里已经没有需要我的地方了。

  你完全可以跟开春的队伍一块去青藏地区,那边会有更多的机会,而且你要考虑清楚,出名要趁早。这世道,你越早做出成绩来,对你未来就越好。去南极且不说一路上有多少危险,若是耽搁一两年才回来原本的好机会就都没了。

  他们劝说是真的苦口婆心了。

  黎韩非只道:我们有自信,就算是十年以后,他依旧可以发光发热。放心吧,我们是有人生规划的。现在我们只是要船。

  这是当初说好的,他们不能言而无信。

  他们多方劝说无果,两个年轻人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要走,谁也拦不住。

  随后又经过了三天时间,官方将那艘船拖拽回了本地,由黎韩非等人签收。

  随后黎韩非就遇到了新的问题。

  船的故障有点多,没人会修。

  官方拒绝给他们修缮,他们本身就是想要将人才留住的,这种情况下没强制留下就不错了,还给修?再说他们修缮船只的人才本来就很忙碌,这春天一到,肯定是最先将救援船和收集资源的货船率先修理。就算排队也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自己自学成才。

  他们倒是给了修船的基础理论书籍了。可就算是越城这样的天才,一个人一边学一边修一个五十半米长的大船,也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