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节(1 / 2)





  符若初一面看着桌面上摊开的地图,一面在心中细细谋划。

  其实关于襄州的事,还不是眼下这几日的重点。在船上待着的这几日时光不能浪费,除了每日靠岸采买的时候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不靠岸的时候,符若初也经常在船上走动,与各种官员甚至船夫杂役闲聊。

  别人对她这个北燕质子感兴趣,她也对这些贩夫走卒感兴趣。他们说的情况更贴近市井百姓的生活,质朴的没有任何花俏与夸张之处。比那些纨绔的贵族子弟们醉生梦死的圈子完全不同。百姓们才是国之根本,他们的想法更值得了解。

  这才是行船第一日,江咏歌就已经观察到了有趣的现象。

  孟如川依然是稍加易容将出众的外表变得平凡普通,整日窝在船舱之内,足不出户的养伤病,据说还有点晕船。公子初则兴致勃勃在船上逛来逛去,对什么都很好奇,与那些粗鄙的杂役们也能聊得兴起。

  江咏歌便也凑上去听听公子初能与这些低贱的苦力聊什么。

  “这么说来,你们家一个月也能吃一顿肉食呢?”符若初惊讶的发问,“可是你说你的工钱比那些头目少了许多,又是一家老小好几口人,你一人做工真能养活的了?”

  许是见这个锦衣的公子年纪小,态度又不似别的贵人那般冷傲,这个赤着上身的下等船夫憨憨的说道:“公子,小人虽然赚的不多,可是船上包吃住没有花销,钱都能攒下来给婆娘。东家给我们有一间房子住,就在码头上,也不用我们自己花钱找地方。”

  “那你将来呢,一直跟着东家做事么?”符若初又问。

  现在他们这艘船上虽然是官差出行,不过除了护卫兵丁和一些小隶,其余的杂役都是雇佣关系,并不是衙门里的人。沿江行船,船都是官家的,一应下等杂役的活,却都是外包给一些大牙行,找专门的船夫。

  早几十年这些牙行都是做的买卖奴才的活,后来许多人进城打工,并不卖身,而是签署十年二十年的长工契约,到了年限就可以恢复自由身,领了银钱再回乡生活。

  “那怎么可能?趁着年轻卖把子力气,等着十年后老胳膊老腿,人家谁还用你。”船夫感慨道,“我们村里以前是捕鱼的多,不过人口也多,河湖就那么大,全都捕鱼谁也吃不饱。于是就有人出来,进城做工。我们还能做啥,除了在船上讨生活,别的都不会。签个长工的契约,等着年纪大了长工也做满了,就带着攒下来的钱回乡,将村里房子翻盖一下,养些鸡鸭,卖肉卖蛋换米粮,不用太费事,有吃有穿逍遥快活。”

  江咏歌这时也听出一些门道,插话道:“礼部外出的船,好像都是王宝顺的牙行承揽的杂役活计。你东家是王宝顺么?”

  江咏歌的气势比符若初强,身量也高大,一看就是个贵公子,对下人们说话,根本不看人,鼻孔朝天一脸嫌弃。

  那船夫被问的一阵紧张,连忙点头哈腰道:“回禀这位贵人,小的东家的确是王宝顺。我们东家除了礼部的活计,还帮着一些商人富户出行。有些商户自己不养船,出门都是租船,自家也没有船夫,都是短期临时雇佣。”

  “原来你们并不是官府的杂役?”符若初上一世偶尔听说过南昭这种雇工的事,不过这会儿她才来南昭不到一年,肯定是要装作对各种情况都不了解才行。

  江咏歌显摆道:“公子初,你有所不知,我们南昭商业发达,许多百姓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签署的都是长工契约,而非卖身。他们的东家四处承揽临时的活计,比如这种出船办差的事,就是官府外包给牙行。毕竟自家如果平素里都在旱地待着,没事谁养那么多行船的人?可是行船都要有技术的,临时出门再请人多有不便,官家的大船走一趟也需用到很多人,并不凑手。于是牙行就专门准备好了这样一批有技术的,熟悉船务的工人,外租出去。这些人常在这条江上行船,熟悉情况技术娴熟,比自己养着省了不少银钱。”

  “这些人既然不是官府的,那是否可靠呢?毕竟咱们也算是办官差吧?”

  “你以为牙行的东家只抽成不干事么?他们雇佣长工也是要仔细调查背景的,绝对都是可信清白没案底的老实人。一旦发现那种手脚不干净好吃懒做坏心思的,立刻送官办,绝不姑息。”江咏歌说的头头是道,“王宝顺的哥哥在礼部的衙门里做书隶,王宝顺的牙行这才有靠山能承揽官府的一些活计。他又是善于经营,懂得上下打点,对手下雇佣的人格外仔细。这十几年,没有出过任何纰漏,已经发展成了杭城知名的大牙行,不愁活,光是回头客都排满了。如果咱们不是礼部官差出门,走他哥哥的情面,还未必约的到他家的长工呢。”

  符若初惊讶万分:“怪不得他家一个卖苦力的杂役,每月都能吃一顿肉食,他还出房子给这杂役安顿家眷,我还以为是什么大善人。”

  “是个善于经营的商人,眼光不差,发家很快,也懂得明辨是非行善积德。”江咏歌不禁感慨,“当年,我能去到襄州,就是藏在他家的货船上,逃避了益亲王的耳目。”

  不用江咏歌多说,符若初就已经明白。原以为江咏歌是艺高人胆大,孤身一个闯出了围城,南下联络摄政王,其实一个人武功再好,行千里路也还是舟车劳顿不能全靠自己两条腿跑。三年前,江咏歌竟然是受了王宝顺的照顾,隐匿形迹走水路出城。这等隐秘若非江咏歌自己说了,旁人根本无从得知。

  这个王宝顺,或许还真可以仔细查一查,能否突破一下。他做的买卖,是帮着官府和有钱人打杂,这种帮佣来去自由,若能买通,弄些消息,比安插那种钉子来的方便。将来若是折了,也不必惋惜。

  符若初将这事记在心中。而后又顺着这种话题,缠着江咏歌不耻下问,终于搞清楚了牙行长工的营生究竟是怎样的运作模式,赞叹的话肯定要说,暗中也开始琢磨,这种事能不能在北燕也推广开。

  现在北燕的高门大户里养了一堆好吃懒做的仆人,世代为奴,每人就只管一摊子事情,出了圈子绝对不管,吃大锅饭干的好干的坏都有人管饭,这些仆人一个个都被养的懒惰得很,干活也拖拖拉拉,明明能一日做好,非要磨蹭三五日。

  若是将他们发卖赶走,又怕他们心生不满泄漏了主家的肮脏秘密。关键是发卖也没人买,大家都不缺这种世仆。而且这批发卖了,再买来别人家也一个德性,何苦折腾。

  如果引入牙行,有了竞争,外包的杂役做专门的活计必须比家养的奴仆干的精致利索,才能找到客户,承揽回头客,两相对比,家养的这批也会勤奋一些更忠诚一些。否则就不是丢饭碗被发卖,而是直接被遗弃送去矿上做苦工,再没有舒服等赏赐的日子了。

  而且这种签了十几二十年契约的长工,与卖身的没太大差别,都是长期稳定,但是长工有盼头,有期满后自由身的各种理想,干起活来比世代为奴的更有积极性,做多少年做多少事都明码标价,还会感念着东家的好。

  不像是世仆,今年打赏少了,与往年老一代主子比,就觉得新主子不行,总是吃着碗里想着锅里,拿最好的年景与最坏的比。

  以前其实也有苗头,卖身有活契一说,不过活契的人与死契的人都在主家一起管着,耳濡目染沾染了懒散的习气。不如将活契的人和长工们集中在一起,由专门一个居中作保的管理,用起来更有保障更妥帖。

  与江咏歌又随便聊了几句,符若初就回了船舱,先去看望“晕船”的孟如川。

  孟如川一直在房内假装睡觉,实际上是闭目练功。出门在外他轻易不会显露武功,好在他此前已经突破了两重境界,接下来再消化吸收婉婷的内力,什么姿势都行,安静不被打扰就可以,相对已经能很隐蔽的修炼了。

  “如川,给你带了一些吃食。”符若初拿了热腾腾的菜粥和饼子进来,“你啊,不用装那么像,连饭都不吃怎么行?”

  孟如川苦着脸说道:“确实是晕船没什么胃口。”

  符若初便低声问:“你居然晕船?那以前怎么出门?”

  “着急的事就泅水渡河,不太急便绕点路,总有桥能过。实在不行,还有索道和轮渡。轮渡最慢也不用一个时辰,还是能支撑的。”

  符若初有点自责:“早知道,我们就不凑他们的船,改走陆路,还能多看看岸上的风光。”

  “舟车劳顿还不如行船快,而且船上都是自己人,若是想混入刺客不容易。”孟如川此时已经挣扎起身,迅速将符若初端来的吃食囫囵吞入腹中。

  “不是没胃口么,还吃这么快?”符若初瞪大了眼睛,不到半柱香那些吃食迅速就消失了。

  孟如川抹了抹嘴,笑道:“公子亲手端来的饭食,我岂能不迅速吃光?这和胃口没关系。再说,饿了一整日,确实该吃东西,否则怎能早点养好身体呢。”

  孟如川这话乍一听没毛病,也挺有道理。可是符若初莫名心酸,他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只为了能早一点养好身体,没胃口还硬逼着自己吃饭。

  符若初也有生病的时候,不仅没胃口,脾气还差。别人精心烹制的餐饭,她看也不看就打翻了。下人们都战战兢兢不敢说什么,接着再去准备另外的一套。

  而孟如川呢?恐怕在摄政王府里的时候,伤病交加能有一口饭吃就感天谢地,哪会在意自己的口味?

  “以后哪里不舒服就直说,不要忍着。”符若初柔声说了一句,紧接着又正色道,“来,脱了衣服,我再检查一下伤口有没有裂开。”

  孟如川的耳根不自觉的红了,下意识推辞道:“不必烦劳公子,这一整天我都窝在船舱内躺着,没有什么动作,怎么会裂开?大伤口早就合拢了,细小的也不碍事。”

  符若初却有些心虚。这几日时不时她就用这个借口帮他检查伤势,最近大伤口都开始结痂了,再想光明正大看他不穿衣服的样子,以上药为名摸他,实在是有点难了。

  可惜了,如果沿途还有温泉就好了。上一次在龙隐山,来去匆匆,孟如川的伤又都没好,她都没有享受一下知名的温泉。这趟差事办完,她不如再去龙隐山租那个院子玩耍,那会儿估计已经要入冬了,正是泡温泉的好日子。

  猛然间,她又意识到自己是女子,就算能泡温泉,肯定要严加布防,暂时是不能与孟如川一起了。唉,真是烦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