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2 / 2)


  “映月,不知。”李映月抬头,说得有力。

  两人对视了一会,余氏才收回视线,严肃了些:“你让我失望的不是对一个小丫鬟如何,而是你的处理方式,你之前是想将实情掩盖是吗?”

  李映月点了点头。

  “事先不了解,事后又无能力掩盖,这是你最大的问题。”

  余氏的目光仿若实质,李映月羞红了脸。

  “曹妈妈待女儿十年如一日,她是太关心女儿了,请母亲再给她一次机会。”

  “给不给机会,在于你。这是我给予你的人。她几次撺掇主子就越了规矩,今日她能背着你做这些,明日就能做其他,你控制不了这个奴仆,便很容易在未来毁于她的手。”

  “只是,母亲您曾说过,她对我们有恩。”

  “近几年来她的所作所为,难免有挟恩图报的嫌疑。恩要记,但若没了规矩后宅便要乱了,乱了就难再控制了。”

  李映月似懂非懂,似在消化这段话。

  余氏预感心疾加重,只希望在死前能尽心将女儿培养起来:“这次我不会插手,如何惩戒是你需要做的,你未来也要主持一府中馈,我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李映月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也许是主屋的地龙让周遭空气热了起来。

  “这件事终究是你驭下不严,若是被外人得知,你未来婚嫁也会有影响,你可明白?”

  “映月明白,谢母亲为映月做的。”

  在离开前,李映月忍不住说道:“母亲可能抱抱我。”

  她始终感觉,母亲待她总像在办公事,并没有母女间的亲昵,她见过寻常人家的母女相处,虽嬉笑怒骂,没有那么多规矩但却温馨十足。

  不像她们,总是冰冷与说不完的条条框框。

  余氏已有些累了,也没发现李映月渴求的目光,挥了挥手:“下次吧。”

  李映月眼眶通红,不是不能,只是不愿罢了。

  她终于理解,小时候李崇音望着余氏的目光。

  那是渴望,却得不到的希翼。

  锦瑟从里屋出来,点在太阳穴上,为余氏轻轻按摩。

  余氏疲惫地叹了一声:“正阳和星堂呢?”

  “他们没醒,您放心。”

  “二老爷可睡了?”

  “刚睡下,睡前还问我您那边的处理情况。”

  “别与他说了,他们大老爷们哪懂这后宅里的七弯八拐呢,没的烦心。”

  “二夫人,您是太累了。”

  余氏摇了摇头,想到云栖无意间说的话,终究在心里埋了一颗种子,道:“你派人再去云栖老家那儿查查,我要更详细的,诸如她出生时间、父母姐妹、家中交际等等,能细则细,不要惊动任何人,偷偷地查。”

  锦瑟愣了一下,随即想到了什么,心都跳到嗓子口。

  “您是怀疑……”不、不会吧,这种事可是天大的事儿了,若真有什么,李府……可要翻了天了!

  “心神不宁,查一查,这事儿哪怕是二老爷那儿,也不能说。”

  第014章

  卯时一刻,松山书院钟声撞了一次。

  这是示醒钟,书院提倡学子们自觉早读,修学前先修身。

  有些躲懒的学子会等到二撞甚至三撞钟才起,但李崇音睁开了眼,目光渐渐清明。他内力外放,察觉到门外久候的人,轻喊了一声:“进来。”

  他独居一间斋舍,是书院甲级学子的优待。

  来人叫墨砚,这是他留在李府的仆役,原是江湖中人,武功了得。留府中保护母亲与妹妹,李崇音当年上京的时候就将他留在京城,就为了打听各处情况。墨砚为他端来洗漱用具,静静等候主子问话。

  李崇音今日有些不同,他沉默片刻,并未立刻下榻。

  他需要做的事实在太多,每日清晨习惯梳理一遍。他要为李昶分忧,让自己真正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让李家重新立足朝堂。要通过李昶有限的口述逐个分析每位官员的喜好弱点,更要拓展自己的人脉,以及不能落下的学业。京城顶尖书院里面人才济济,仅仅一个松山书院就汇聚了好几个省的案首,甚至还有小三元,要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十分不容易。李崇音杂事太多,要花的是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

  他不过是个刚过了院试,年仅十一的少年,想在母亲面前证明自己的不同,但再天资卓绝也希望有喘息的时间,也希望身边能有个贴心人。

  但他恍然发现,周遭似乎没人真正懂他,无一不是趋炎附势之辈,或为名,或为利。

  他猛然想到那个叫云栖的小丫头,做善事而不张扬,拒绝他后也生怕被他记恨上,胆小却聪慧异常,忘了,胆小也是伪装。如果有这样一个秒人陪伴在身侧,也许是不同的。

  今日主子比往常更沉默,墨砚有些奇怪。

  “你说,有什么办法能让一个丫鬟心甘情愿跟我?”

  “这世上怎可能有女子能拒绝公子,更何况丫鬟。”墨砚如实说道,不提公子是大庆最年轻的茂才,就是李府祖上门庭显赫,虽目前衰落但也掩不了曾经的荣光。加上这般容姿性情,少有女子能不被吸引。没看二夫人刚准备为他开蒙,李府的丫鬟们都疯了吗。

  “算了,我问你作甚。”李崇音也觉得自己魔障了,居然问一个仆从这样愚蠢至极的问题。

  “那丫鬟可是在公子面前做戏?为引得您的注意。”这样的事屡见不鲜,墨砚都不知挡过多少回。

  “是否做戏,我还分辨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