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7节(2 / 2)


  魏司承看着那朵木雕牡丹,面上笑得温暖,心底却凉了下来。

  这就是他从幼年就当做唯一救赎的女子,以往他总为她寻借口,掩盖她的古怪地方,如今看来,她一直是这样,从未变过。

  食盒中放着今日特意为他做的“宵夜”,叫做蒜蓉小龙虾,是曾经征服她那个世界华国人的美食。打开木盒盖子,香味四溢,杜漪宁做了简单的介绍,又笑着说:“看到有人在码头卖它,我便想了这法子,前些时日不是说要开酒楼的话,你也愿意出银钱,我想以此做成招牌如何?”

  杜漪宁知道皇子中,九子是最为富有的几人之一,他那早逝的娘曾经是皇商之女,后来为救皇帝而死,虽然没落了但积攒下的银钱和人脉可不少。

  魏司承抓起一只虾,疑惑道:“我从未听说过小龙虾,也不知你说的是什么。它叫黑鳌虾,出自辽东,含轻微毒素,无法食用,一般百姓是买来用作饲料的。这是庆朝人都知道的事,你怎么的仿佛完全不知晓?”

  杜漪宁的笑脸凝固了,什么!

  没人和她说啊!

  她只以为是古人蠢笨,不知这人间美味,但原来看着像,却不是一个品种。

  她顿时有些烦躁了,她已经处处小心了,怎么还犯基本错误?

  古代为何有这么多麻烦,要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文学素养,兼之琴棋书画、诗书礼仪,甚至还有骑马射箭,这些还不够,连食物的常识也该处处了解吗?

  杜漪宁简直郁闷的喘不过气,古代闺秀太难当了。

  不是应该她拿出一样,就惊为天人吗。

  就像她作诗时那样,被众人所追捧,这才是她应得的待遇。

  魏司承一脸担忧地望着她:“另外,再名贵的虾也不能与龙挂钩,何况它不名贵。若说出去,恐会招来杀生之祸。”

  这话,直接将杜漪宁说得神色大变。

  杜漪宁几乎是落荒而逃的,她唯一庆幸的是,九子对她言听计从。

  出了端王府门,上了马车,看到里头奉茶的侍女,一个耳光打了过去。

  婢女瑟瑟发抖地求饶,她们已经习惯了。

  “为何不与我说,那虾不能吃?”

  她们哪敢说,以前劝过几次,哪个没被重罚,现在杜家都是杜漪宁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事实证明,她每次的做法也都是对的。

  魏司承看着杜家马车离开,道:“我离京后,派人远远跟着她,别被她发现。没什么特殊情况不用上报,但定期将她的所作所为整理出来。”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次的手笼,还有更早之前的一些小事,分明是大家都知道的情况,她却好像从来没听说过一样。

  德宝却是不懂了,离开还要人看着,殿下这是在乎呢,还是不在乎呢。

  不过德宝很快有了答案,杜家小姐送来的荷包,被随手扔给了他。

  “殿、殿殿殿下,咱家这样的,要荷包也无用啊,您不是正好可以用上吗?”以往,杜家小姐送的东西,主子可是珍而重之的。

  “我已经有了。”魏司承掏出了另一个绣工精巧的荷包,布料用得普通,但外行人都能看出做工好,上方栩栩如生的青雀。

  德宝宫中长大,从小跟着魏司承,最会察言观色,见端王拿出来,就没收回去的打算,这明显是要夸奖了。

  他本来想说几句恭维话,在看到这精致的荷包时,顿时说的话也真心了不少:“这绣工真是巧夺天工!”

  魏司承阴霾的神情退去,好笑得扣了下德宝的额头:“没事多看看书,别什么词都瞎用。”

  “奴才这不是激动吗,您看这荷包,简直比宫中尚衣局的姑姑们手艺还好,看这眼睛,多么活灵活现,像是随时要跳出来似的,这身羽毛,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样,绣它的人一定花了功夫,不知奴才可有幸知道是哪位心灵手巧的姑娘绣的?”见他越夸,魏司承神情越温和,德宝都有些停不了口。

  “你没有幸,这是独一无二的。”说着,掩藏不住唇角的骄傲与喜悦。

  说着重新放入衣襟,胸口的位置。

  看端王快速收回的动作,仿佛放慢了会被抢似的,德宝眼角微微抽了下。

  云栖打了个喷嚏,佩雯立刻将窗合上。

  “姑娘,您就歇息一下吧,已经写了一整日了。”

  云栖拧了拧鼻子,摇头继续专心伏案书写,若庆朝任何一人来到她的桌案边,兴许都会惊为天人。

  云栖写的正是前世杜漪宁在火场给她看的两百来首,接近三百首的古诗词。

  云栖记忆力不错,这会儿已经默写出一百来首,剩余的,还没有填完整,但相信杜漪宁自己也花了无数年在记忆这些诗句。

  如果杜漪宁的诗句都是学自他人,那么她师承何处?

  不是庆朝,又是哪里……

  莫非她真是其余人说的天外飞仙,所以才知道这么多。

  她是仙人吗,那么自己这个与她对着干的人,是不是会有糟糕的下场?

  云栖颤着眉,已死过一次,还有何惧?

  云栖定下心,继续默录。

  云栖先写了一份上册,整理好后,在书册第一页,写上了一排说明,大致意思就是诗句出自不同的诗人口中,来自外域,不可追溯,仅供赏阅。

  填完这一百五十首,云栖捧起了这本《诗词三百首上》的书册,重重吁了一口气。

  她细细包好书册,带上佩雯,轻装出门。

  她要去的是善水先生的住所,那日去了禅音寺以后,善水先生回来时就被祖母斥了几句,原因是她放任李嘉晴几人去参加曲水流觞宴,并还在事后为大姑娘几人掩护。

  也因此,善水先生可能觉得李家人待她不够尊重,从那日起就告假在家,云栖自然没机会给她展示这些诗词。当然这么长时间,也正好方便她整理出更多的。

  云栖记得她住的地方有些简单,是京城外的一小村落里,正是这朴素,再配上她的名气,才让她在京城颇有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