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包青天]何以安乐_134(1 / 2)





  庞昱暗暗瞪了白玉堂一眼,还说内伤不重,这叫内伤不重啊?!

  白玉堂干咳一声,为自己辩白道:“那人用其毕生功力与我换了一招,换做寻常人早就脏腑俱裂,我不过是三个月不能动武,已经算不错了。”他顿了顿,又道,“何况,我也给了那人一刀,入肋两寸,也不算小伤了。”

  庞昱继续凶巴巴地瞪他:“以伤换伤你还觉得光荣了?!那时候要不是我摁着你,你还能追出去呢!这么能耐,你有本事别受伤啊!”

  白玉堂自知理亏,面色讪讪,还有几分孩子气的委屈之色。

  公孙策左看看,右看看,好似瞧新鲜似的,露出忍俊不禁的表情。

  以往在开封府时,都是白玉堂稍显强势,小侯爷亦步亦趋地跟在其后。如今这二人位置俨然颠倒,倒是能看出他们的感情变得更好了。

  公孙先生觉得这画面瞧着挺可乐的,便没有打断他们的对话。

  直到庞昱也无话可说,口干舌燥的时候,公孙策才铺开已经完工的稿纸给他们看:“据你们所言,我已将那狼头面具之人的特征画了出来,你们看看可还有需要修改之处?”

  庞昱接过画稿仔细瞧了瞧,不由佩服公孙先生的画功:“很贴近了,我见过的面具人差不多就是这样。”

  说完,他又将画递给了白玉堂。

  白玉堂不过片刻就点了头:“几乎相差无二。”

  公孙策这才满意地将画收起:“如此甚好,我这就让人多临摹几份。纵然他头戴面具,可武功路数与身材是骗不得人的。”

  “除非他会缩骨功。”白玉堂补充道,“不过他的武功路数偏于大开大合,不适合修习精巧繁复的功夫,多半他也练不来缩骨功。”

  公孙策点头:“那就更好了。”

  “说起来……”庞昱疑惑道,“他为什么只要那个黑色的匣子呢?三个匣子我们都大致看过,都是些联系党羽、通敌卖国的书信,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这点,他和白玉堂想了三天都想不明白,只好向公孙先生请教了。

  公孙策也是不明所以,摇头道:“那匣子里肯定有与他性命攸关的书信,只是我们现在没有其他线索,无从判断。”

  “那个狼头呢?”庞昱灵光一闪,突发奇想道,“狼头会不会是什么象征,对面具人来说意义非凡?”

  公孙策不确定道:“虽说是有这种可能,但狼是大多数草原民族的图腾,如今用得最多的恐怕还是辽人……”

  辽国已于去年与大宋议和,开封府还揪出了许多潜藏在京城的辽人细作。而襄阳王赵爵的谋反之路多年前便已开始,在辽国交出细作名册之后仍未受影响,还能继续暗中部署,设计抹黑赵祯名声、离间赵祯与庞氏等,没有一定的人力物力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也就是说,赵爵从前与辽国也有勾连,可是牵涉不深,只能说是两方合作。可赵爵身后还有一股势力,能够为他出谋划策,替他栽培死士。

  据白玉堂事后回忆,那面具人的身手令他觉得有些熟悉,他思前想后,终于记起,原来那人的武功路数与王昆有几分相似。

  而王昆,从前的二十多年他都是在襄阳王的刺客营中度过的!

  这至少可以说明,襄阳王身后的这股势力,蛰伏程度不亚于诸如秦夫人这般的辽国人!

  这个新浮出水面、只露出冰山一角的势力,甚至比京城的那拨辽人细作还要可怕,因为赵爵他根本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他还以为面具人是辽国北院大王手下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