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1 / 2)





  第49章

  曾宣照又急又不能问, 憋在心头,曾丰年在进客栈时拦着他:“真的考差了,难受的是孩子, 千万别说重话。且不讲还有下一场要考,明年还能再来。伤了孩子的信心, 十年都救不回来。”

  “好,我听你的。”曾宣照深深吸气,“让湖庭劝劝他,一定别往心里去。”

  “两孩子走在后头, 放心吧。”曾丰年示意他看着后面。

  曾湖庭什么都没说,一直跟在曾济庭后面,济庭恍恍惚惚, 走路都差点绊一跤。送人到房间里, 让喝水就喝,让吃东西就吃。

  一直熬在天色发黑,他才迟钝醒来,“都天黑了?你不饿啊?怎么不出去吃饭?”

  “饿啊,一起吃。”摸摸肚子, 想想今天中午才啃了个馒头,曾湖庭已经饿的没什么感觉。

  幸好后厨人还在, 喊了一声,送上来几碟小菜和小米粥,熬的浓浓的一碗粥带着扑面的淀粉想起,米都煮的开花, 一看就让人食欲大增。凉拌的小黄瓜清爽可口,咬一口脆生着。

  曾湖庭一口气干了两碗,可算觉得活过来了。

  大厅里没几个人, 济庭有一搭没一搭的吃着小黄瓜,突然发问:“我是不是很差劲啊湖庭?”

  “问这个做什么?”

  “学习时我总是得过且过,耗一天算一天学一点算一点,等到要拼学识,我就完全比不过别人。”济庭的筷子一下一下戳着碗里的粥,都快戳烂了。

  曾湖庭决定下点猛药,“你才知道?”他淡淡的回答。

  济庭一僵,手里的筷子停下,他扭过头,“拜托,就不能安慰安慰我吗?”

  “我安慰你,也不能改变什么,能真正做出改变的,不是你自己吗?”曾湖庭话锋一转,“不过嘛,你自己还能想明白,倒也不算太晚。”

  “是吗?”济庭转过来,声音嗡嗡的,带着不自觉的泪意。

  “当然不晚,你才十七,我就算你活到一百岁,还有八十多年呢!”他夸张比划一个八,“还能考个五六十次院试吧?来来回回总得考过咯!”

  济庭扑哧一声笑,脑子里不由自主出现花白老翁柱着拐杖一颤一颤来考试的场景,可真逗。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曾湖庭最后说,“考砸了就考砸了,抓紧明天的考试就行了。”

  “我知道了!”想通了什么,曾济庭恢复精神,一口气刨了三碗饭,胃口大开。

  “别吃多小心晚上肚子疼。”

  济庭含糊的说:“快点吃完,我爹肯定担心着。”

  都有心情提他爹,想必是真的恢复了,曾湖庭松一口气。

  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来了。

  驾轻就熟,曾湖庭进了考棚,等着发卷子,才发现这次的策论果然不出所料,题目总量高过往年,如果不加快速度,想必没时间写完。

  果然第二关是没那么好过的,他浏览题目,快速在脑子里思考要怎么答题。

  前头几道就是老生常谈的教化民众,劝人向善,最后一道简直堪称送命题。

  你觉得本地的知府在就任期间合格吗?为什么?

  要知道孔知府大人手握着考生的名次权,轻易得罪不得。说他不好?你不怕被穿小鞋?说他好?那是□□的拍马屁,要不得。

  曾湖庭仰头长叹一声,果然是压轴大题,名不虚传啊!

  这道题在前,什么问水利如何兴修,该不该对外兴兵都是小题目,不出彩也不会出错不是?

  他还是认认真真回答了水利该如何兴修,引进水车,多挖渠道,想了想,他又写上了用七八米长的钢管打井的技术。常见的水井一方面承接雨水,一方面冒出地下水,已经足够人民日常使用。但水井也有个两个缺点,一是到下雨天,井水上泛易脏,不能使用,而是不注意安全很容易掉下去。家中幼童或者老年人,并不能很好的使用水井。

  他提到的这种东西叫水井泵,把一根七八米长的钢管打入地下,配合上方的摇筒,就能把水提上来,力气小的孩子都能用,唯一的缺点就是只能用于水源丰富的区域。

  他一口气说了好几点,终于卡在最后一题上,不能不写啊,硬着头皮上吧。

  想想他跟孔知府唯一一次见面就是上次学子宴,相信不少学子都是如此,所以这个彩虹屁要怎么吹才能动听呢?除了少数几个有私交的,想必大家见孔知府机会也少。

  这么多人写同一个事件,想必很有趣,曾湖庭蠢蠢欲动,有点想看别人的彩虹屁。

  他停了又停,先打腹稿,落在纸上却写了件小事。当初第一次进城,他搭乘了大爷的牛车,大爷安居乐业,对明天充满希望,从言谈里透了出来,他在呈州里过的很快活,因为他很有安全感。

  写完之后话锋一转,又提到了学子宴上的事情,他们画《孔大人春日宴童生》的事情。因为是吹人彩虹屁,他没用一贯的华丽辞藻,转成平淡温馨的基调,从孔知府的细致入微着手,把当日的情景描绘的栩栩如生。上官威严不失慈爱,童生们锐意勃发象征朝廷未来的希望,最后平淡收尾,却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初稿写完,改动字眼,他就算考完这场试了。最后一答虽然没有明确写孔知府是否合格,却点名在他治下,人人心怀希望为未来拼搏,不言而喻他就是合格的。

  吹彩虹屁胜在动听,他就不信考官们不喜欢这种吹法。

  此刻已经天黑,所有人点着蜡烛照亮考棚,巡逻的军士还让他们注意灯火。

  又要在考棚过夜啊,他枕着被子,觉得这次的环境还不算太差,至少没下雨。不过梦里混乱无序,一会儿是考中后所有人欣喜的笑脸,一会儿是他自己失望的叹息。

  天色刚亮,他就醒了,拿过试卷开始誊抄。为了注意笔迹速度慢了很多,力求干净整洁。虽然还是用的馆阁体,他最近在练颜体,不自觉带了些进去。

  誊抄检查错漏,时间已是中午,照旧是干馒头果腹。

  等到下午时分,铜锣三声,考棚散了。元康二十三年的院试,落幕了!

  不管是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统统尘埃落定,作为考生能做的,就是好生休息,等到下一场,或许是乡试,或许是院试。

  曾湖庭此刻再出考场,心态又有不同,尽人事知天命,他已经做完自己能做的事,剩下的全看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