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烟雨街第125节(1 / 2)





  池鹤笑哼:“假的。”

  祝余又问:“什么时候换的?”

  “当然是在一起以后。”池鹤觉得膝盖有点疼,看一眼她的脸色,觉得没这么危险了,就换个姿势盘腿在她面前坐下。

  祝余闻言,真的试了一下,用自己的农历生日试了试,立刻就进入了手机桌面。

  桌面的图片是她的艺术照,还是她选的呢。

  她哼了声,把手机扔回去。

  池鹤接住手机,问她:“不看吗?是不是不知道相册在哪里,我帮你打开?”

  “我才不看呢,你当我傻啊。”祝余冷笑,“你们男人没一句话能信的,现在说是说随便我看,但我要真的看了,你以后就有借口说我管你太多,你觉得不自由了吧啦吧啦,别想我上当!”

  池鹤哭笑不得,说:“既然这样,我给你看合同原件?”

  祝余很想说她才不看这玩意儿,但又实在好奇,主要是没见过文学作品的版权合同完整的长什么样,于是噘着嘴不吭声。

  池鹤一看这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立刻从地上爬起来:“等着,我这就给你拿。”

  第60章 (二合一)

  托池鹤的福, 祝余第一次见到了没有任何马赛克遮挡的出版和影视版权合同。

  其他都不看,专门看金额部分,这是在网上很难见到的, 即便坊间各种传闻,说鹤山仙人的版税能拿到多少个点,版权卖到了八位数,但那只是传闻。

  当事人可从来都没有正面回应过这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这么多。

  可是现在祝余有机会当面求证耶!

  吃瓜看热闹的心态逐渐占据上风, 祝余对池鹤的怒气开始慢慢下降。

  不然还能分咋的, 到底情分不比寻常,让他吃个教训就可以了。

  池鹤见她脸色好了不少, 开始露出好奇的样子,一时间心里竟然五味杂陈。

  一面是松了口气,总算不再一直黑口黑面不理人, 他的哄人大业出现了新曙光。

  但另一面他又忍不住心里发酸, 在祝小鱼心里, 他本人竟然比不上一个只有名字连脸都没露过的小说作者!

  祝余听到他这句抱怨时, 眼睛眨了眨,一脸理所当然:“这能比吗,你不知道世上最完美的就是纸片人?我就是喜欢我们太太,我要把你和他分开来看, 你们都是独立的!”

  池鹤:“???”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鹤山太太不会拉屎不会放屁, 你呢?每天都要上厕所!睡觉还缠人,烦死了!我恨不得一脚踹开你!”祝余咬牙切齿,眼里火苗闪烁。

  池鹤:“……”您还是考虑考虑吧!!!

  他讪讪地坐在一旁, 想伸手搂她,又不敢, 生怕真被她踹一脚。

  祝余可不管他怎么想,自顾自翻阅着合同,好厚一沓,出版和影视合同混在一起,有许多份。

  她一边看一边感慨:“居然真的有八位数!”

  “我可算知道你为啥不想去上班了,换了我我也不想去,上班有什么好的,不自由。”

  “咦,这部的影视版权卖了吗?怎么没有拍啊?”

  听到她提问,池鹤连忙应声:“不知道啊,我只负责卖出去,不包售后的,这是影视公司的事,可能买完评估后觉得不合适?”

  但那样的话已经钱货两讫了,又不能让他退款。

  祝余就说:“这样最好,作者赚到钱了,书粉也不用担心自己喜欢的小说被拍成烂剧,或者演员不贴角色了,只有资本家受伤的世界达成。”

  池鹤闻言,嘴角一抽,这确实是很多书迷的想法,不能说错,但是,“如果我想一直卖版权,但是影视公司一看,好家伙,我卖出去的小说,都是没有影视化成功的,你觉得他们还会买吗?”

  祝余一愣,看着他啊了声。

  “ip改编的影视剧播出就是胜利,不管收视率怎么样,起码说明我的小说是能够影视化的,影视公司就愿意优先考虑我的作品,万一改编完一播出,爆了,那可就是捡到宝。”

  池鹤挑出影视合同,按照时间先后排好序:“你看价格,总的来说,按照单本单价来计算,现在是要比以前好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以前卖出去的,影视化成功的概率更大,所以影视公司愿意投资,资本家也不是冤大头,他们算得很精的。”

  祝余努努嘴:“说得好像你不是资本家一样,池总。”

  池鹤一噎,盯着她看了半晌,说:“我的同事们都叫我池老师。”

  “哦哟,掩耳盗铃还得是您。”祝余冷笑着发出阴阳怪气的声音,“狼披上羊皮就是羊了?啧啧啧。”

  池鹤:“……”

  见他吃瘪,祝余心里那口气终于顺了一点。当然,只有一点点。

  她接着翻合同,翻到实体出版的合同,发现池鹤早期拿到的版税点数只有7%,而最新签约简体出版的《蓬莱巷3号》,却拿到了11%的版税,高了不少呢。

  她顿时好奇:“池鹤哥,你们出版实体书,是怎么算的啊?为什么以前和现在差这么多?”

  “当然是因为我不是出版新人了啊,版税的点数,会随着我笔名在出版当时的资历和名气,以及以往的成绩而改变,现在出版社还要看作者的微博粉丝有多少呢,那可都是流量。”

  池鹤告诉她,作者实际上能拿到的钱,是书的原本定价x印量x版税,再扣掉应缴的税额后剩下的那部分,如果是新人作者,这个点数一般在5%-10%。

  “一个出版新人,如果能拿到7%到9%,已经是很好的了,说明出版社还算厚道,而且也看好这本书的前景。”

  祝余听完忍不住嘀咕:“难怪《登仙台》才拿7%,我说呢,太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