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第471节(1 / 2)





  他比秦王政年长,一定会走在秦王政前面,不能帮秦王政一直镇守南秦啊。

  张良的计谋解决了他心中隐忧。

  若给南秦驻军和舟师一直灌输“嬴政私军”的概念,让他们将政儿视为“主人”,而不是“君王”,或许将来有将领谋反,他们仍旧会忠于政儿,甚至直接绑了谋反的将领。

  现在政儿已经同意,待扶苏再长大些,可以让扶苏也来南秦多历练,让“秦王私军”的理念代代相传下去。南秦军队,就会成为秦王最坚固的基石。

  至于政儿会不会恼羞成怒,大喊“朕什么时候胖,朕不胖,撒娇弄痴什么的更是从来没有过,没有!”,咳,对比南秦军队的忠诚度,政儿应该能接受这点小小的代价。

  张良不愧是朱襄和政儿都认可的孩子,确实聪明。李牧对张良自“韩相世家”产生的偏见,终于消失了。

  秦王政如李牧所料,虽然有些恼羞成怒,但思考了利益后,欣然接受了这件事。

  项燕的军队往东进发的时候,李牧的军队乘坐战船,浩浩荡荡沿着淮水北岸顺流而下,如当初他在秦昭襄王时期攻占长江南岸一样,一月时间门,就将淮水北岸所有城池一一拿下。

  同时,秦王政也来到了张良他大哥张胜那里,将张良在南秦军中宣扬他幼年事迹一事,告知了张良他大哥张胜。

  张良回家,挨了大哥一顿好揍。

  秦王政赐下一大堆伤药以示安慰。

  趴在床上起不了身的张良:“可恶的嬴政!我要辞官!”

  第261章 李牧激将法

  自李牧第一次率领舟师震撼天下,已经是近二十年前的事了。

  因李牧舟师之利,当时人都忘记了李牧还是一员骑将。直到李牧率领一支轻骑兵,穿插于楚国腹地,如入无人之地。

  天下人总是忘性大。在李牧灭南楚,克齐国后,他们又只记得李牧是一员擅长运用骑兵的陆地将军,对南秦舟师的记忆逐渐淡去,又将南秦的舟师当做了只会运粮运兵的辅助。

  南秦舟师在这十几年并不是沉寂了。李牧常常带着舟师南下练兵。

  只是因为南北路途遥远,信息阻隔,所以天下人并不知道南秦舟师比以前更加强大。

  春秋时,晋国和楚国扶持吴越代理争霸,后来吴越实力渐强,反噬其主。

  那时南方也是争霸的战场,吴越楚三国的舟师都发展较快。

  吴越被灭,楚国一统南方后,江河水战已经不再必要。

  至于海战,海船和江河中行驶的大船构造不一样,需要重新点技能树。楚国国土线广阔,与其从海上进攻,不如战车平推。

  战船维护需要耗费大量资源。舟师无用武之地,便几乎被废弃了。

  楚国残存的舟师最后一次绝响是在长江三角洲,春申君和李牧一战。

  那一战春申君失去了楚王的信任,楚国残存舟师全军覆没,楚国永远失去再夺回长江以南大片领土的可能。

  项燕也是一员陆地将军。

  项家是较早认识到骑兵重要性的将门。虽然没有马镫,但只要骑兵身体足够强壮,双腿能够夹紧马腹,也能在马上用兵器。

  就算身体不够强壮,骑兵也能在马上使用弓弩。远远射箭,和骑兵贴脸射箭,对敌阵的压迫力和杀伤力是不同的。

  项燕和他选出的亲兵,都是能在马背上持着长兵器厮杀的壮士。

  秦国有了马镫之后,能培养出更多的骑兵。但因为秦国一直打的是歼灭战,所以能觉察到马镫,把马镫消息传出去的人不多。

  有极少数的六国人察觉到了这件事。但六国上层世卿贵族不仅鄙夷工匠之流,也不常亲上战场,所以这个消息传不到他们耳中。

  也有人将这件事告知了六国将领。

  但上梁不正下梁歪,前线将领大多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此事压下不提。

  如果提了,打造马镫和装配马镫会耗费许多人力物力,配套兵器和骑兵训练又是一大堆麻烦。且如果骑兵能够大规模淘汰战车,那么贵族手下那么多制造战车的作坊岂不是会倒闭?

  谁敢贸然进言?

  秦国的敌人中,倒是北胡和东胡有可能学到马镫。不过等他们琢磨出来的时候,秦国的骑兵仍旧装备碾压他们。

  从历史中可以得知,成建制的骑兵军团,中原王朝永远碾压北方游牧民族。

  北方游牧民族最麻烦的是抢一波就走,极大地破坏了中原王朝的生产力和政权稳固。

  到后来北方游牧民族进化成北方王朝时,那就是两个王朝的对抗,和传统的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抗不一样了。

  胡人的事暂且不提。总之,六国如果要更新骑兵装备,不仅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还会影响许多人的利益。

  从古至今,会造成兵制改革的军备替换,都很不容易——军事改革也是改革,改革哪有容易的。

  秦国有秦王一言九鼎,大权独揽,六国有什么?

  项燕与其他平庸将领还是不同的。虽然他在历史中不够资格进入战国四大名将,但好歹有一点眼力见,在与秦国交战时发觉了马镫的作用。所以项燕给自己亲兵的战马配备上了用绳索和皮条做成的简易马镫。

  但他没有声张,更没有向楚王进言,只是将这支骑兵当做了自己的秘密武器。

  春申君步步退让,结局是被楚王赐死。

  有了春申君的前车之鉴,楚国不会再出现完全信任楚王的愚蠢之人了。

  何况项燕知道,当他迎公子启逼宫之后,芈姓贵族就非常厌恶他,一些楚国老封君也很鄙夷他。

  虽然他此举有利于楚国,但逼宫就是逼宫,谋叛就是谋叛。芈姓宗室做得的事,项燕一个外姓人做了,就是抽整个楚国宗室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