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081 天路(2 / 2)


孔支书把这件事全权交给了张豪负责,这些东西,他不在行,别到时候弄个三不像出来就丢人了。

孔支书每天除了跑车就是往城里送酒。

赵小倩一共请来了三十人。

二十岁到八十岁不等。

八十岁的大爷头上裹着帕子,腰杆还很正,身体不错。

张豪见他的模样有了灵感。

歌舞剧的题材就从修路来。

万灵村世世代代都盼着一条好路,能够带着他们走出去。

张豪把歌舞剧的名字取名为《天路》。

有长期写作的积累,情节故事如同潮水般涌现了出来。

“倩姐,你今天统计统计人数,再看看他们都擅长什么?”张豪嘱咐道。

今天只是做一个人数统计。

赵小倩一个人就能搞定。

张豪上了楼,打开笔记本开始了自己的创造。

三个小时的时间创造出了《天路》的剧本。

讲述的是村里的一位老人带着乡亲们修路的血泪史。

和愚公挖山有相似之处,但结果不同,张豪创作的《天路》结果是美好的。

符合大时代发展趋向。

重在体现当地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以及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其中有欢喜,也有泪点。

张豪通篇修改,朗读,最后自己都潸然泪下。

太感人。

自己把自己写哭,是作者的最高境界。

剧本呈现出来之后,张豪用打印机打了出来。

发给参加排练的三十人,先从认字开始教。

年纪大一点的,没读过书的占了一半,必须让他们先识字儿。

本想着顺带教教他们普通话。

结果不理想,说出来带着浓浓的川味儿。

时常听到的都是“囊个搞嘛?”

张豪退了一步,就让乡亲们用当地口音来读。

一听。

结果很惊喜。

特别的有味道,而且丰富了角色本身的感情色彩。

民族文化交流,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嘛。

整整花了两三天,乡亲们才把字儿记住。

“大家平时没事多拿出来熟悉熟悉,到表演的时候要脱稿的,大家上点心,这是为我们万灵村争光,很有可能你们就上电视了。”张豪说。

一听上电视所有人顿时来了激情。

七八十岁的大妈笑掉了牙。

想着想着,心里美滋滋的。

电视上可都是大明星。

现在自己一个平民老百姓能上电视,想都不敢想啊。

每天午后准时到村委会门口排练,张豪和赵小倩负责。

台词熟悉之后,再去揣摩角色的感情。

说的太深奥,乡亲们听不懂。

张豪打了个比方:“大爷,你儿子回来了,你是什么反应?”

大爷慈眉善目,微微翘起嘴角,眼眶里还有点泪水在打转。

心里想着总算是把你给盼回来了。

“对,大爷就是这样子,你再看看你的台词讲的是什么意思?跟着来就行了。”张豪说。

“明白了,张主任。”

“大妈,你家儿媳妇儿生了个胖小子。”张豪对着大妈说。

大妈立马手舞足蹈起来,高兴的合不拢嘴。

经过张豪简单一提,乡亲们好像都懂了。

完全不需要演技,归真就行,演出来是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观众。

不需要任何的复杂情绪要包裹,这样反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