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运动让我发家致富[年代文]第22节(1 / 2)





  “二叔,我才几岁?这不着急的,再说了,如今可是有婚姻法的,男子20 ,女子18才能结婚,这可不能随便胡来。”

  “这我知道,可乡下人有几个懂这个的?又有几个结婚是去扯证的?别的地方不说,就说咱们村,就我所知,除了几个当兵出去的,和在城里招工的,其他的一个没有。”

  说到婚姻法,沈二叔板着的脸露出了几分笑意。乡下人读书识字的少,对法律更没多大的概念,婚丧嫁娶行的依然是早先的一套。就是他自己,若非老大早早就去了城里,日常走动间听得多了,见的多了,怕是也不会上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既然侄子有这个概念,那有些事儿说起来就容易了,也更有理由了。

  “不过你这理由不错,加上你爹刚走,怎么也能拖上几年了。”

  嗯?不对啊,刚才那话说的,难道不是想让他早点结婚的意思?

  “想什么呢,我只是想告诉你,你的亲事要心里有数了。”

  是为了这个?不能吧,那么严肃的表情,还说的挺深沉的样,傻子都知道这里头肯定有别的。

  “确实有,我的意思,大夏啊,你是大哥,你爹没了,你就是你弟妹们的依靠,所以为了他们,你许是要辛苦些,将婚事先往后放放。不是我说你将来娶得媳妇就一定不好,不愿意和你一起抚养弟妹啊!只是……怎么说呢,为了将来家里不至于因为这个闹出矛盾,损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情分,最好三单四双小学毕业之后在说你结婚的事儿。这样的话,哪怕……他们两个将来找工作也不至于太难。”

  这年头长兄如父,长姐如母是常态,也符合大众的价值观,可真并不是说事儿到了自己头上,每一个都愿意付出的,所以说这个话的时候,沈二叔小心的打量着沈夏的脸色,生怕这侄子因为这个缘故,心里不痛快,或者就此觉得弟妹成了包袱。

  好在沈夏不是那样的人,或者说他从来就没想过自己哪天会因为别人不管自家这几个小的,所以听了沈二叔的话一脸的惊诧和不解。

  “二叔,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什么叫矛盾?什么太难?我是长子,还接了爸的班,没毕业就有工作可干,有钱可挣,那抚养他们成年这不是应当应分的事儿?”

  侄子这么有责任感,这么懂事儿,沈二叔是真高兴,看着沈夏的眼神温柔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爹呢。不过该说的还是要说。

  “你这么想二叔真高兴,只是丑话说前头,这副担子一挑,少说也要四五年,你心里要有准备。”

  “四五年后我也不过是刚二十,这也能算负担?要我说,他们读书越多我越高兴。爸早年说过,不管什么时候,读书都是有用的。所以希望咱们家的孩子能多读书,只要能考上去,多读点将来才路更好走。所以啊,别说是四五年了,就是再多我也供着。要是能出个大学生,那咱们家不定还能出个干部呢,多光宗耀祖啊。”

  这话可真是有见识,沈冬听着直点头,虽然后头十年,读书人倒霉的不少,可同样的,真能在哪个时候从底下往上爬的,哪一个是文盲?哪一个没点水平?再说了,只要熬过了那个阶段,读书好的立马就鱼跃龙门,乘风而起了。

  沈二叔对于这个调调也是赞同的,毕竟沈父当初能那么顺利的进了运输队,多少也有他识字的缘故,不然为啥不选别人呢对吧!可以说沈家,那就是读书的既得利益者,既然自己亲身体会过这差别,沈二叔如何能不积极。

  “你爹这个话说的对,所以哪怕在难,你那三个堂兄弟,我都送去上了学,哪怕读不上去呢,也不能当睁眼瞎。”

  听着沈二叔也赞同他的论点,沈夏说的越发的起劲了。

  “至于你说的结婚的事儿,不说这会儿说这个还早,就是真到了那时候,我自己挣钱养我自己的弟妹,谁能说什么?有意见的我干嘛要娶?给自己找事儿吗?二叔,我又不傻,心里有数着呢。”

  有数?呵呵,这可真是够有数的。

  虽然沈夏这么有担当沈冬听着很感动,心里暖暖的,可这钢铁直男的后半句……但愿到了那时候,你脑子不会进水,还能记得这句话吧!你要真一直这么坚持……唉,为啥莫名的这会儿就开始为未来大嫂叹气了呢!

  沈冬觉得沈夏钢铁直男,可沈二叔不觉得啊,他只觉得这个侄子好的不能再好,满脸欢喜的就转头对着沈父的坟头表扬起来了。

  “大哥,你听到了?大夏真的很好,你这儿子养的,真的值啊!可以彻底放心了。看,大夏,你爹高兴了,坟头草在动呢,这是给你做见证了呀……”

  天刚蒙蒙亮的时间,大雪皑皑的山头上,冷风呼啦啦的吹着已经够冷了,二叔啊,你还总和坟头说话……唉,这上坟上的可真是够有气氛的。

  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新年新喜

  虽然谈话的地点有点冷, 可事儿却说的挺顺,算是将老沈家下一个五年计划粗粗的定了下来,双胞胎懵懂,沈冬心里却对沈二叔十分的见情。虽然她一直知道, 自家这大哥是个有担当的, 可在他们家只有大哥看起来有前途的情况, 不是什么人都会为他们几个孩子的处境着想,为她们说话的。就像是沈二叔说的村中人想给大哥说亲这事儿, 又能挣钱, 又能得人感激,这样的事儿有的是人想插手。

  因为这份感念, 沈冬年假在沈二叔家的日子越发的讨喜勤快了, 不仅是帮着二婶做家务, 还很用心的当了几天的树洞,听她碎碎念, 喜得二婶一个劲的遗憾,她怎么就只生了一堆的小子, 没有一个贴心小棉袄。

  二婶在自家说话吐槽半点没遮掩,说起沈山三兄弟的各种糗事更是手舞足蹈, 外带各种评论,弄得三兄弟羞恼的差点离家出走。这一家子热闹的呀, 让沈冬这一行四个彻彻底底的享受了一把人多的滋味。

  与此同时, 沈二叔当日在山上的话也十分有趣的应验了,明明不过是串门闲聊,十个里居然有七个会说到沈夏的婚事。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有做媒介绍女孩子的意思, 可大部分人都觉得, 沈夏早点娶媳妇, 日子能过的更轻松些。毕竟读书的沈冬不可能一整天在家干家务,也不可能全心全意的照顾工作辛苦的沈夏。

  好在沈二叔提醒的很及时,沈夏自己也有充足的理由,将国家规定,和担心瞎来影响工作为由,到底是一竿子支出去了四年的时间。

  除去这一个小小的瑕疵,这次过年的回乡之行还是很圆满让人高兴地,好的到了离开的时候,双胞胎抱着二婶的腰,大哭着不舍离开。

  “行了,都是大孩子了,怎么还像三四岁时一样,动不动就掉泪呢,真是够丢脸的。”

  沈冬嘴上调笑两个小的,笑嘻嘻的划脸羞他们,心里却十分的心疼。

  若非早早没了亲爹妈,他们怎么会将二叔二婶看的这么重?他们濡慕亲近的那么明显,显然是将对父母疼爱的渴望放到了二叔二婶的身上。可假的终究是假的,还是要面对的不是吗?

  “三单,你是哥哥,还是个男娃,怎么和女娃一样哭唧唧的。赶紧的,将眼泪擦了,让人见着了你好意思啊。”

  沈夏显然也很明白这一点,这边沈冬的话音刚落,他就皱着眉戳着沈单的心窝子说了这么一句。

  你别说,这一句还真是有用,小家伙立马就放开了二婶,开始使劲的擦脸了。

  “没,就是,就是,就是让四双给带的。”

  呵呵,这锅丢的可真快,人才呀老三。

  四双显然这会儿还处在懵逼状态,浑然不觉自己被信任的三哥推出来顶岗了,只喃喃的对着沈冬讨好的问:

  “二姐,二婶不能去我们家住吗?”

  哎呦,这小可怜的样哎,沈冬差点就答应了,好在她到底脑子还在,所以只是笑着反问:

  “你是要抢堂兄弟们的娘啊,你问过他们了没?他们能答应?”

  那肯定不能啊,哪怕是日日嫌弃老娘翻老账,说他们糗事儿的沈山,都能一本正经得摇头,更不用说那还是个奶娃的沈海了。

  “四双,坏蛋。”